不久前,韓國總統樸槿惠訪華時,提議將挖掘出來的360具志愿軍陣亡將士遺骸送還中國,引發中韓兩國的高度關注。
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三次戰役中,志愿軍突破“三八線”,占領漢城。此后,在“三八線”以南還進行過第四、五次戰役等多次作戰。因此,志愿軍有相當一部分犧牲在韓國境內。
1954年,抗美援朝停戰后的第二年,朝鮮開城市政府當局特地在北郊“三八線”松岳山南麓的山坳里,開辟建立松岳山志愿軍烈士陵園,以便安葬從敵占區運回來的志愿軍烈士遺骸。
解放軍總政治部保衛部離休干部孫佑武當年參與了接收工作。他在回憶文章中說,松岳山志愿軍烈士陵園專門用于接收安葬來自敵占區的志愿軍陣亡者。1954年9月,雙方在一次軍事人員遺體交接中,“聯合國軍”方面送還的志愿軍遺體總數約為1萬具,他們都是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一線壯烈犧牲的烈士。
戰爭期間,志愿軍隨時推進或撤退。本著人道主義精神,敵我雙方打掃戰場時都盡量會對戰死者進行掩埋。志愿軍離開時,也臨時掩埋好戰友遺體,以便戰后妥善安葬。但戰后特別是在原敵占區對零散掩埋的烈士遺骸的搜集難免會有遺漏。此后,不斷有志愿軍遺體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