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新德里政治劇場正在上演悲喜劇,國家到處彌漫著消沉的氣氛,印度海軍則以特有的低調方式為國家安全做出兩大標志性貢獻,應當引發一片喝彩。”印度《第一郵報》12日所指的另一“標志性貢獻”是印度第一艘國產核動力潛艇“殲敵者”號上周六啟動核反應堆。《德干紀事報》稱,國產核動力潛艇核反應堆的啟動讓印度構建核力量三位一體的努力邁出關鍵一步,印度不久將擁有海基核力量。“導彈將使我們的威懾力迥然不同,”退役艦長瓦桑說。
英國廣播公司稱,印度總理辛格稱贊印度國產科技實力的“巨大跨越”。專家則表示,印度這艘核潛艇是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以外國家生產的唯一一艘核潛艇。英國《泰晤士報》12日稱,“殲敵者”號核潛艇全面投入使用后,其裝配的12枚導彈能從深海打擊卡拉奇和上海。
印度的雄心遠不止于此。根據計劃,印度從俄羅斯購買的另一艘航母“維克拉瑪蒂亞”號將在年底交付。法新社12日稱,一旦“維克蘭特”號正式服役,將與“維克拉瑪蒂亞”號一起形成兩大航母戰斗群,保護印度東西兩大海岸。印度正投入巨資升級其主要為蘇聯時期的武器裝備,加強國防。印度還要建造4艘6000噸級的核潛艇,配備核導彈和魚雷。目前印度有一艘“維拉特”號航母,于1987年購自英國,已有60年船齡。畢馬威公司稱,印度2010年至2016年將耗資1120億美元用于軍事采購。印度12日還試射了一枚國產“大地”-II戰術彈道導彈,該型導彈可搭載核彈頭,射程350公里。
“印度考慮核動力航母”,《印度時報》日前以此為題稱,沒有什么可以像在公海劈波斬浪、足以起飛戰斗機的航母一樣投送軍力,秒殺敵人。核動力航母航行時間更長,可以發動更加致命的打擊。隨著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以及第一艘國產核潛艇即將開始海試,印度現在正考慮未來建造6.5萬噸核動力航母的可能性。印度海軍副參謀長多萬說:“是的,我們正在考慮核動力推進系統,一切選擇都在研究之中,尚未做出最后決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12日稱,盡管印度國產航母下水比原計劃遲了4年,但這阻擋不住印度的雄心。印度媒體認為,印度需要保證擁有3個航母戰斗群,甚至考慮建造核動力航母,因為海軍力量是“成為一個偉大強國的不變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