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15日電:隨著印度和日本紛紛推出新航母與準航母,亞太地區(qū)成為各國建造和擁有航母密度最大的地區(qū)。對一個國家來說,航母不僅是先進武器,更是綜合國力的象征。有媒體指出,中國周邊海域和印度洋已成為軍備競爭的“炙熱海洋”。
印度:建造國產航母 長路仍舊漫漫
8月12日,印度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下水,標志著其第一階段初步艦體建造工作的完成。然而,僅完成30%主體工程的“維克蘭特”號在接來下的第二階段安裝過程中,遭遇了多項技術難題。
印度媒體報道稱,由于“維克蘭特”號所用鋼材需要較高韌性,而印度尚未掌握該軋制技術,只能從俄羅斯購買。此外,“維克蘭特”號的動力系統(tǒng)和武器電子設備也大量依賴國外供應商。技術上遭遇的種種挑戰(zhàn),使得“維克蘭特”號的國產程度十分有限。關于艦載機系統(tǒng),印度海軍已確定購買俄羅斯提供的米格-29K戰(zhàn)斗機、卡-28反潛直升機和卡-31預警直升機。
“維克蘭特”號雖然僅是一個只完成30%主體工程的“空船殼”,但船體成功下水就反映出印度在大型軍用水面艦船建造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其成功下水正是印度軍用造船工業(yè)突飛猛進的重要標志。
日本:準航母亮相 打和平憲法“擦邊球”
日本“出云”號直升機準航母8月6日下水,引起國際社會一片嘩然!俺鲈啤碧栭L達250米,滿載排水量2.4萬噸,能搭載14架直升機,理論上可配備短距起飛垂直降落戰(zhàn)斗機。
日本消息人士稱,日本計劃在“出云”號上部署V-22“魚鷹”運輸機,因此“出云”號較“日向”級護衛(wèi)艦大,成為日本二戰(zhàn)以來最大的戰(zhàn)艦。日本媒體稱,“出云”號的使用取決于地區(qū)安全局勢,然而選擇廣島原子彈轟炸68周年紀念日當天下水,又沿用了上世紀30年代日本侵略中國時艦隊的名稱,加之安倍有意修憲,將自衛(wèi)隊改為國防軍以及允許行使集體自衛(wèi)權,這些都顯示出日本擴充軍備的野心。
“出云”號名義上是驅逐艦,實則打了和平憲法的“擦邊球”,“準航母”在日本軍力建設中扮演核心角色。
俄羅斯: “西北風”或南下太平洋
目前,俄羅斯現(xiàn)役的航母只有“庫茲涅佐夫”號一艘,是俄羅斯(前蘇聯(lián))建造的第一艘可搭載固定翼飛機的航空母艦,1991年正式服役。
俄羅斯曾表示,位于亞洲地區(qū)的太平洋艦隊需要至少兩艘航母,北方艦隊也需要一艘航母。2011年,俄法兩國代表簽署協(xié)議,由法國圣納澤爾市STX造船廠為俄海軍建造4艘“西北風”級直升機航母。其中一艘將被部署到太平洋艦隊。
1977年,蘇聯(lián)為訓練“庫茲涅佐夫”航母的艦載機飛行員,建造了“尼特卡”地面訓練中心,蘇聯(lián)解體后,中心歸烏克蘭所有。俄羅斯只能每年租用1-2個月進行訓練。隨著租金的增長和軍事保密的需求,俄羅斯開始建造自己的訓練基地,新建成的訓練中心還包括艦載直升機訓練中心,2架米格-29K艦載機在該中心的模擬航母甲板上首次進行起降試驗。
美國:延伸亞太利益 部署6艘航母
雖然美國航母實力世界第一,但其依然在瘋狂打造航母以強化海上霸權地位。目前,美國有11艘航母在役。
2012年12月,美軍宣布打造新航母,延續(xù)全球首艘核動力航母“企業(yè)”號的名稱,顯示其保持海軍強國的決心。美國國防部曾稱,美國海軍將保持11艘航母的規(guī)模,不受軍費削減影響,以保障美國武裝力量機動靈活。2011年3月“里根”號出動參加日本地震救援,為直升機提供起降平臺;2013年5月美國超級核航母“尼米茲”號亮相美韓聯(lián)合軍演,強大的美國航母戰(zhàn)斗群在亞太扮演多重角色。
隨著海洋和領土爭端日益成為亞太和平與安全的最大威脅,美國“重返亞太”戰(zhàn)略逐步明晰,美軍航母部署向亞太集中,到2020年,美國海軍60%的艦只將部署到亞太地區(qū),包括11艘航母中的6艘,以此穩(wěn)固其在亞太地區(qū)的利益。
中國:維護核心利益 “遼寧”艦責任重
2012年9月25日,中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艦正式交接入列!斑|寧艦”全長300多米,寬70多米,正常排水量為5萬余噸,可搭載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航母入列,符合中國海洋利益需求。
中國主張防御性的國防政策,采取近海防御戰(zhàn)略,倡導“和諧海洋”。7月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fā)表對海上力量和海上領土爭端的看法,愿意在南海等海域“擱置爭議,共同開發(fā)”!斑|寧”艦的建成,不僅是中國綜合國力增強的體現(xiàn),也標志著聯(lián)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全部擁有航母。
由“瓦良格”號改造而成的“遼寧”艦,作為中國海軍的試驗和訓練艦,可以搭載的艦載機數(shù)量約20架,直升機約10架,包括兩架卡-31預警直升機,在維護中國核心利益上,發(fā)揮重大作用,也是中國在亞太海洋博弈中的現(xiàn)實選擇。
航母扎堆 制衡中尋求發(fā)展
航母是目前人類所掌握與使用的最先進海上軍事平臺,通過飛機奪取海上制空權和制海權,航母雖然屬于進攻性武器,但武器用于進攻還是防御,取決于不同國家的國防政策。如今,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航母的使用,除取決于本國政策外,還受到其他大國的影響,各國從本國利益出發(fā),更傾向于維持全球整體軍事平衡以促進自身經濟發(fā)展和政治穩(wěn)定。
亞太地區(qū)航母扎堆,體現(xiàn)的是各國在這一地區(qū)的利益競爭。朝鮮半島局勢、南海爭端、釣魚島問題等無不牽動著亞太各國的神經,各方爭相建造航母,積攢勢力,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海上霸權。同時,亞太局勢整體穩(wěn)定,權力和利益的復雜交織使得各國不會輕舉妄動,而是積極增強自身海洋力量,在制衡中尋求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