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国产_亚洲精品成人网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啪啪_久久亚洲欧美

經濟導報    原創    山東    公司    金融    山東國資    智庫    鷹眼IPO    熱點    好品山東    證券    消費    樓市
山東財經網 - 經濟新聞中心 - 財經 - “一斤姜抵半斤肉” 避免暴漲暴跌須完善市場



“一斤姜抵半斤肉” 避免暴漲暴跌須完善市場




財經  加入時間:2013-8-15 16:42:19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濟南8月15日專電題:“一斤姜抵半斤肉” 避免暴漲暴跌須完善市場
新華社記者張志龍、興越

  冬吃蘿卜夏吃姜,夏季是生姜銷售旺季。記者采訪發現,近期生姜價格漲勢明顯,多地價格連創新高。分析來看,生姜價格上漲與種植面積減少、姜農惜售密不可分。立足長遠,需建立健全農產品信息保障機制,構建完善蔬菜生產流通體系,提高農業集約化水平,以避免農產品價格頻繁地大起大落。

  多地生姜價格暴漲
  “哈爾濱市場生姜最高賣8.78元/斤”“近兩個月福州生姜價格翻番”“蘭州市場姜蒜價格上漲進入6元時代”……近日,全國多地生姜價格暴漲的消息不時見諸報端。
  濟南市解放東路文博菜市場攤販李宗風說,生姜現在批發價是4.2元/斤,賣價是5.5元/斤;一個月之前批發價格才1.5元/斤,賣價是2.2元/斤。
  位于濰坊安丘市大黑埠村的安丘姜蒜批發市場是北方規模較大的生姜批發市場之一,這里的姜蒜等常年供應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南方蔬菜市場。往南方銷售生姜的經紀人沈兆平說:“生姜在‘毒生姜’事件后開始漲價,價格在2.4元/斤時穩定了一段時間,現在出貨價漲到了3.5元/斤,價格也就是在過去一兩個月的時間漲起來的!
  山東農業信息網對上周(8月5日-11日)蔬菜價格監測顯示,與上年同期相比,山東生姜價格上漲281.02%。
  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到,6月下旬以來,全國生姜價格持續上漲,目前每斤價格已經超過5元,部分地區每斤價格6元到8元,大幅高于去年同期,與6月10日相比,8月10日,全國生姜價格上漲逾35%。

  “毒生姜”惹的禍?
  北京新發地蔬菜批發市場目前每天銷售約100噸生姜,大多數生姜產地都是山東濰坊。這家公司總經理張玉璽說,農產品價格和其上市量相關,生姜價格上漲受到了“毒生姜”事件的影響。“商家和姜農銷毀了一批不合格的生姜,農民看到今年生姜種植面積少,惜售囤姜待漲,生姜市場供應量急劇減少!
  長期關注蔥姜蒜市場的山東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副院長徐坤則認為,生姜價格上漲下跌有其自身規律,“毒生姜”影響只占到一部分。徐坤分析,在過去幾十年,生姜價格都在波動,平均三年一個周期,“生姜貴賤不過一千天,主要是受供求關系的影響,農民看貴就種得多,賤了種得少,循環往復!
  專家分析,生姜一年只有一熟,一般在每年3月份播種,10月底收獲,期間生姜供應只能通過調出庫存在冰窖里的生姜來調節。前兩年,生姜價格持續低迷,姜農種姜積極性下降,種植面積有所減少,導致市場供應不足。
  濰坊市農科院蔬菜研究所所長王林武說,由于市場生姜供應量減少,新姜到10月份底才能上市,預計在新姜上市前期,生姜價格將保持高位運行,新姜大量上市后價格會有所回落。

  如何避免農產品暴漲暴跌
  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個別農產品價格暴漲暴跌、市民買難菜農賣難的報道出現,從“姜你軍”“蒜你狠”到“辣翻天”,輿論戲謔的背后充滿無奈。
  “生產環節缺乏調控手段,信息不對稱,農民安排生產盲目性、隨意性較大,容易造成農產品結構性短缺或者過量,引發價格失衡。”山東省委農工辦副主任劉同理表示。
  專家指出,從市場規律看,商品價格波動的幅度取決于供求關系的彈性,彈性越小波動幅度越大。因為蔬菜等農產品供求彈性比一般商品小,價格波動自然相對大一些。不過,蔬菜價格的暴漲暴跌影響市場秩序,菜賤傷農影響農民利益,菜貴買難影響市民生活,從這個意義說,政府層面的合理引導很有必要。
  “政府不要直接去干預價格,要在信息平臺建設上做工作。”多位專業人士告訴記者。他們認為,避免“蒜你狠”“姜你軍”頻繁出現,應完善信息保障機制,提高信息發布的時效性和準確性,引導農戶合理種植、適時銷售,更好地維護農戶和消費者的利益。
  還有專家表示,農產品價格暴漲暴跌是我國農業分散經營體系弊端的體現,集約化、組織化程度提高了,生產和銷售環節信息容易掌握!稗r產品生產經營模式也需要創新,比如各類市場主體開展訂單經銷,這樣生產和銷售環節就可實現預測”,徐坤說。
  山東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衛國也認為,長久來看,要建立綜合性農產品信息服務平臺,建立產銷一體化的運營機制,實現市場上農產品供求的動態平衡!稗r產品價格不是不可以漲跌,但是應有一個合理的度,而不是現在這樣暴漲暴跌!




編輯: 石頭
[山東財經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請注明出處和作者,違者必究!。凡本網注明來源非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更好地服務讀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新聞推薦
 
·> 經導財評丨規范收費行為讓平臺經濟行穩致遠
·> 一周山東金融人事|17份行政許可公布,涉及工商銀行威海分行行長等
·> 低至0.01%!理財公司再掀“降費”潮
·> 一季度凈虧6.6億,小鵬汽車“押寶”AI智駕輔助
·> 出口額激增16.1%和15.2%!紡織魯企“出!眲撔峦粐
·> 山東金融管理部門聯合部署 推動一攬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 2025年山東能源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推薦目錄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新規落地!市場反應如何?
Copyright @ 山東財經網   地址:濟南市濼源大街2號 大眾傳媒大廈F24

郵編:250014    電子郵箱:sdenews@126.com

備案號:魯ICP備09023866-44號 魯新網備案號:201000112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31-85196503 郵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