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信產業專家劉啟誠對記者表示,受頻段等多方面影響,4G不可能像3G信號那么好,因此在很多區域,上網依然要依靠3G ]
繼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后,中國聯通(3.06, -0.03, -0.97%)也正式加入“4G大戰”。
在昨日深圳舉行的2014年合作伙伴大會上,中國聯通正式對外公布了4G發展戰略,即無論是網絡建設、終端還是資費都將實行4G/3G一體化。
在大會現場,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表示,過去5年,中國聯通用戶規模已經達到1.23億,3G的收入已經成為中國聯通第一收入支柱,而面向4G/3G時代,中國聯通將聚合網絡終端應用和服務優勢,實現移動互聯網發展。
在日益激烈的4G競爭中,如何保住3G優勢并且繼續擴大市場份額成為擺在聯通面前的現實問題。
帶著3G玩4G
在中國聯通公布的4G時代移動寬帶戰略中,“3G+4G一體化”成為一次又一次重復的關鍵詞。據中國聯通總經理陸益民介紹,中國聯通將實施網絡建設3G+4G一體化,終端3G+4G一體化,資費3G+4G一體化。
在網絡建設方面,中國聯通將實施WCDMA+LTE網絡建設模式。陸益民表示,由于中國聯通擁有成熟的3G網絡,同時中國聯通已經在全國近330個城市范圍內開通HSPA+網絡,計劃今年年底前全國所有城市實現42M的網速。從這點來說中國聯通未來4G網建投資不會增加太多。
在終端方面,中國聯通已經聯合終端廠商發布61款4G終端,陸益民表示,中國聯通預計2014年終端銷量預計將達到1.88億臺。而在資費方面,陸益民表示中國聯通將統一3G與4G資費,并且新的整體資費水平將有一定下降。值得注意的是,相比3G業務,中國聯通在4G業務資費上更加簡化,只重視兩類,一個是數據流量,一個是語音,而短信將作為延續產品不做專門歸類。
艾媒CEO張毅對記者表示,面對日益嚴重的OTT應用沖擊,中國聯通如何與內容提供商或服務提供商合作進行合作模式創新,進行互聯網基因再造,建立起一套與當前移動互聯網相匹配的運作模式,是持續發展的關鍵。從聯通此次公布的戰略中,流量經營業務也被提到了更重要的地位。
陸益民指出,移動寬帶正在從“縱向(電信行業)”和“橫向(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兩個方面改變整個社會經濟的經濟形態。作為電信運營商,中國聯通希望做好管道,與互聯網公司(應用提供商)、設備提供商、終端廠商共同做大“蛋糕”。
格局或被重洗
4G未熟,但三大運營商的較量已經開始。
就在中國聯通舉行伙伴大會的前兩天,中國移動廣東公司舉行了全省商用的啟動儀式,該地區總經理鐘天華對記者表示,到今年年底中國移動僅在廣東將建成6.5萬個基站,4G一年的基站數將相當于3G五年、2G十年的建站規模。
中國移動大舉發力4G的背后其實是3G時代的苦澀和無奈。業內人士指出,盡管中國移動在2G時代獨領風騷,但在3G時代,由于承擔了發展自主知識產權3G標準TD-SCDMA的重任,無論是市場份額還是收入利潤都在節節敗退。
最近三年,中國移動的收入增長開始明顯放緩,到2013年第三季度為止首次出現了凈利潤的下滑,而對于利潤下滑的原因,證券機構認為是4G市場推廣開支和資本開支導致。相比之下,中國聯通以及中國電信的份額都有明顯提高,收入增幅也屢創新高,與中國移動的差距逐步縮小。
但這一切可能隨著4G牌照的發放有所改變。
工信部先發出三張TD-LTE牌照,在一定程度上也為中國移動爭取了時間。中國聯通副總經理姜正新解釋稱:“目前國內移動市場競爭有加劇趨勢,主要是中國移動加大4G推廣,導致一部分客戶開始觀望,影響了3G業務的消費。”中國聯通的移動用戶在去年12月份凈增數較11月份下降了12% ,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TD發牌的影響。
中國電信的影響也許更大。據記者了解,目前全球還沒有一家運營商成功實現CDMA與TD-LTE的無縫對接,中國電信若想推動4G發展,就要花費巨額的資金和時間。因此,中國電信只有等待FDD-LTE牌照的發布,在此之前只能利用3G網絡來應對中國移動4G的競爭。此外,由于CDMA的網速限制,中國電信無法像中國聯通推出42Mbps那樣,通過直接升級原有3G的網速來與中國移動4G網絡競爭,這讓中國電信在這場競爭中處于劣勢。據中國電信公布的1月份運營數據,中國電信移動用戶總數出現下滑,減少80萬戶至1.85億戶。
“但受到網絡覆蓋問題和產業鏈相對不成熟等問題,4G實際上還在建設階段。”電信產業專家劉啟誠對記者表示,受頻段等多方面影響,4G不可能像3G信號那么好,因此在很多區域,上網依然要依靠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