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核實其中近100個案例發現,針對不同車主,4S店在實際維修過程中會“區別對待” ]
4月3日,寶馬汽車發布召回公告的第二天,上海車主李良(化名)在駕駛寶馬車的過程中出現了車子傳動系統故障,行車電腦顯示“部分功率失效”。之后李良把車送到4S店檢查,維修技工打開機油蓋,隨即發現了兩枚斷裂的螺絲。
這只是過去兩年里,寶馬汽車在中國諸多發動機螺絲斷裂事件中的不起眼、卻爭議不斷的一幕。直到今年4月,寶馬汽車才承認部分車輛發動機可變氣門正時機構外殼固定螺栓設計缺陷,發動機在運轉過程中,固定螺栓可能松脫甚至斷裂,并實施了總數23.2萬輛的召回。
不過寶馬汽車的召回公告并未完全平息事態!兜谝回斀浫請蟆酚浾吡私獾剑捎谑鹿拾l生時多數寶馬車都已過質保期,車主大多自費維修,花費5000~10000多元不等。宣布召回后,寶馬汽車并沒有出臺針對性的退款政策和相應的延保措施,這引發諸多車主不滿。
另一方面,近年來寶馬汽車在中國銷量高歌猛進,因產品質量問題而實施的召回同時期大幅增加,這加劇了外界對寶馬汽車質量管控的擔憂。記者查詢國家質檢總局網站時發現,2013年2月至今寶馬汽車在華進口車與國產車共召回10次,累計召回車輛約50萬輛,超過2013年寶馬品牌在華銷量之和。
“這再次說明了高速擴張很難兼顧質量問題!逼囆袠I一位資深分析人士說。
一如福特翼虎案例中的凌云、大眾發動機燒機油案例中的萬春雷,浙江車主張路(化名)成為寶馬發動機螺絲斷裂事件中最早公開維權的一批車主。
張路于2010年12月購買了一臺進口寶馬535i型轎車,裸車價為66.8萬元。2013年11月8日晚,張路在浙江省嘉興市以60公里/小時的時速行駛時,車輛顯示屏上突然跳出故障碼,顯示“無法獲得完全的傳動功率”,時速瞬間降到20公里/小時左右。幾秒之后,車輛熄火,變速箱自動回到P擋(停車擋),再也無法啟動。
在維修店,維修工將張路的寶馬轎車機油蓋打開后,發現一枚斷裂的白色螺絲,卡在正時鏈條和齒輪中間。斷裂的螺絲是凸輪軸的固定螺絲,原材料是鋁材。4S店的維修辦法是更換新的鋼材質螺絲后,加裝一個護套。
值得一提的是,在索賠過程中,張路被寶馬汽車4S店要求簽署一份保密協議,要求其不得向外界傳遞這一事故的信息。數度投訴和協商后,張路和浙江嘉興的寶馬4S店簽署了一份《處理協議》,其中一個條款要求“甲方(車主)承諾任何時候不就本協議的內容以及本協議有關的任何信息向第三方傳遞,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社會團體、新聞媒體、網絡渠道、公司、企業、自然人等”。
但這份保密協議卻引發了張路的質疑。“一開始發帖,我只是想了解一下發動機螺栓斷裂是不是個例。沒想到幾乎每天都有車主聯系我,問我怎么處理!睆埪氛f,在與數百名的車主交流后,他發現所有出現螺絲斷裂的車輛,幾乎都安裝了寶馬的VANOSN55型發動機,涉及車型包括寶馬3系、5系、X3、X5、X6等,涉及車型的生產時間則涵蓋了2009~2013年。
“這就是說,同樣一個問題,發生了這么多起螺絲斷裂的案例,寶馬4年都沒有解決。”張路說。
根據寶馬汽車發布的召回公告,其因發動機螺絲存在松動、斷裂風險召回的進口寶馬車,囊括2009年6月10日至2012年7月30日生產的部分1系、3系、5系、6系、7系、X1、X3、X5、X6、Z4汽車,幾乎為全系車型。
此案例中暴露出的另一個問題是區別對待。《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核實其中近100個案例發現,針對不同車主,4S店在實際維修過程中會“區別對待”:對于提前掌握大量信息的車主,4S店在交涉后大多免費維修;對不掌握信息的車主,則收費維修。記者獲得的數份錄音證據顯示,今年3月寶馬發布召回聲明后,浙江等地的4S店依然要求同一故障的用戶付費維修,開價5000元~17000元不等。
事實上,在中國豪華車市場的競爭中,奧迪雖然保持一家獨大,但寶馬后來居上的勢頭十分強烈。2013年,中國市場為寶馬集團貢獻了39.17萬輛的銷量,占寶馬集團全球總銷量的19.9%,超過美國成為寶馬集團的頭號市場。中國業務營收仍是寶馬集團營收最高業務,且占比持續升高,去年營收同比增長6.2%至153.48億歐元,占其全球營業總收入的比重已超過兩成,達20.2%,同比提升1.4個百分點。
但高速擴張之下寶馬汽車的質量問題卻也不斷發生,過去14個月里寶馬汽車在中國已實施10起召回,召回總數約50萬輛,其中有數起召回都涉及發動機缺陷;寶馬汽車鐵西工廠擴建項目也一度因環評不達標被退回材料。
“這些都反映出一個企業在高速擴張時會遇到的問題,新建(擴建)工廠、加速產品開發,必然會導致質量漏洞。”汽車行業一位資深分析人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