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報記者 時超 濟南報道
作為對投保人及保險公司都有益的一項政策,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的試點工作一直備受關注。近日,國稅總局所得稅司司長鄧勇表示,該局正聯合財政部、保監會等進行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的管理流程、政策設計等研究工作。 “一方面,遞延型養老保險是個人在納稅后才繳納保費,即投保人在購買商業保險時可以享受一定的稅收優惠;另一方面,對于商業保險公司來說,打開了新的市場空間,帶來可觀的業務增量。”13日,西南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陳靖良對經濟導報記者說道。 其實,類似買保險抵扣個稅的做法,在商業健康保險領域已經推行。如,山東在今年5月發布的進一步擴大健康、養老等領域消費的意見中就提出,在青島國家試點基礎上,個人稅收優惠型商業健康保險業務將向全省范圍推開。據了解,按照相關規定,個人購買符合條件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的支出,允許按每年最高2400元的限額予以稅前扣除。 平安證券分析師繳文超對此指出,在政策紅利催化之下,未來隨著相關產品的推出,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有望駛入快車道。按照目前我國大約2800萬的納稅人口,隨著首批試點的落實,預計大約可以覆蓋40%的納稅人口,按照70%的參與度、人均每月1000元的保費來計算,未來保費規模的增量大約可達近千億元。 “開展稅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時機和條件都基本成熟和具備。”保監會副主席黃洪日前表示,我國2016年人均GDP已經超過了8000美元,經濟基礎已經基本具備了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的能力。 不過,陳靖良等受訪人士也指出,雖然相關框架已經搭建好,但后期繳稅、風險監控等細則仍要落實到位。
編輯:luyi
[山東財經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請注明出處和作者,違者必究!。凡本網注明來源非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更好地服務讀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郵編:250014 電子郵箱:sdenews@126.com
備案號:魯ICP備09023866-44號 魯新網備案號:201000112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31-85196503 郵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