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 (記者 程維妙)螞蟻金服近日風波不斷。1月10日,有消息稱,國家網信辦近日就“支付寶年度賬單事件”約談了當事企業負責人。螞蟻金服首席隱私官聶正軍對此表示,目前已建立公司治理層面的管理保障機制,并舉一反三,全面排查,對螞蟻金服旗下所有業務板塊的隱私保護情況啟動自查,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根據10日的消息,國家網信辦網絡安全協調局的負責人指出,支付寶、芝麻信用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方式,不符合剛剛發布的《個人信息安全規范》國家標準的精神,也違背了公司前不久簽署的《個人信息保護倡議》的承諾;應嚴格按照網絡安全法的要求,加強對支付寶平臺的全面排查,進行專項整頓,切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其中提到的收集個人信息一事,是指一周前支付寶公布年度用戶“個人賬單”時引發的爭議。1月3日,支付寶公布用戶“個人賬單”,卻被發現在賬單首頁中有一行特別隱蔽的字:“我同意《芝麻服務協議》”,并且已經幫用戶選擇好了“同意”,而協議條款內容則涉及“你允許芝麻信用收集你的信息”。此事件經傳播后迅速發酵。為此,支付寶方面連夜道歉,表示這次的作法“愚蠢之極”。
聶正軍在最新回應中進一步透露,事件發生后,公司在第一時間采取措施,并接受了主管部門的約談。事發第二天,螞蟻金服宣布設立專門的職能部門,負責用戶的個人信息保護,事業部負責人直接向公司總經理匯報。同時,建立個人信息保護工作的考核評價體系,到崗到人的責任追究機制,實現對重點人員崗位的考核。螞蟻金服董事會會作為個人信息保護工作的最高決策機構,將隱私保護融入公司治理、企業文化和經營發展戰略的治理框架中,明確將其直接上升為健全公司治理的重要原則,加強對全體員工的培訓,提升全員的用戶個人信息保護意識。
“下一步螞蟻金服將對支付寶平臺全面排查,進行專項整頓,進一步完善平臺治理機制,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聶正軍強調。
不過,這也并非螞蟻金服近期遇到的唯一“麻煩事”。北京商報記者日前從螞蟻金服處獲悉,美國當地時間1月2日,螞蟻金服和速匯金宣布,因計劃的收購交易無法獲得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批準,雙方已同意終止修訂后的收購協議。這也意味著支付寶這次歷時一年的出海并購計劃遇挫。
另一件同樣和“被約談”有關。上周末開始,市場傳出螞蟻金服或因高杠桿遭央行約談的消息,1月9日進一步有消息稱,因高杠桿觸及監管紅線,螞蟻金服主動關閉了部分用戶的螞蟻借唄功能。不過當日晚間,螞蟻金服相關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作為一款消費信貸產品,螞蟻借唄會基于用戶的使用情況和信用行為,對用戶的資格和額度進行動態調整。因此,部分用戶被清退資格或降低額度;或者有部分用戶被準入或提高額度,都是正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