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5日訊(記者溫濟聰)在第十一屆亞洲金融論壇上,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姜洋表示,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助推高質量發展。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有力支撐。資本市場作為金融資源配置的重要平臺,在價格發現、風險分擔、激勵創新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近年來,隨著多層次市場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基礎性制度改革不斷深化,依法全面從嚴監管深入實施,中國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邁上大臺階。目前,境內上市公司近3500家,股票融資規模、并購重組金額均居全球前列,在促進轉型升級、脫貧攻堅、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我們清醒地認識到,資本市場仍然是中國金融體系的一個短板,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們將按照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緊緊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補短板,強弱項,防風險,不斷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姜洋表示,著力拓展直接融資渠道。直接融資是助推資本形成、降低企業杠桿率的關鍵。我們將把發展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放在突出位置,拓展多層次、多元化、互補型股權融資渠道。發揮資本市場在并購重組中的主渠道作用,鼓勵支持基于產業整合的并購重組。積極推進債券市場品種創新,發展可交換債、綠色債、項目收益債等,實現債券市場數量與質量并重發展。
著力增強對科技創新的服務能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根本措施。我們將深化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改革,完善新三板分層和差異化發行交易制度,積極規范發展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等私募股權投資。創新制度安排,加大對符合國家發展戰略、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和新經濟新產業的支持力度。
著力構建雙向開放新格局。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我們將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大幅度放寬行業準入限制,支持境內機構穩步推進國際化經營。深化境外上市制度改革,逐步完善QFII、RQFII制度。支持境內交易所、行業機構和上市公司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我們將推出原油期貨,歡迎境內外投資者參與,以滿足境內外企業及投資者風險管理的需求。
著力維護資本市場穩健運行。沒有穩定的市場環境,服務高質量發展也就無從談起。我們將按照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要求,繼續推進依法全面從嚴監管,更好發揮交易所一線監管職能,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監管智能化科技化水平,嚴厲打擊市場投機炒作行為,不斷凈化市場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