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銀行業理財市場并不太平,不斷趨嚴的資管新規讓各家銀行感嘆日子不好過。1月份,某國有大行黑龍江分行因54.7億元理財產品涉嫌違規,被銀監部門罰款3400萬元。
理財產品市場上,普益標準數據顯示,年末效應拉升收益的同時,也促使風險水平上移。從2017年下半年銀行理財風險指數變化表現來看,總體呈現了持續下滑的走勢,已接近100點附近。但至12月份,全國銀行理財風險指數隨價格指數的上漲也大幅提升,凸顯年末效應對市場沖擊仍然偏大。
收益與風險指數增加
融360監測的數據顯示,2017年12月份,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84%,環比上升0.16個百分點,平均期限為5.8個月。其中,保證收益類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28%,環比上升0.1個百分點;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30%,上漲0.13個百分點;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08%,上漲0.14個百分點。外資銀行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06%,城商行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92%,股份制銀行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90%。
普益標準發布的《中國財富管理收益指數月刊(2017年12月)》也顯示,12月份,銀行理財收益指數環比上漲4.40點至112.91點。
數據顯示,12月份,470家銀行共發行了10628款銀行理財產品,其中,31個省份的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和非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均實現環比上漲。面向個人投資者的存續的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共2082款,較上月增加51款。
普益標準分析師認為,從微觀層面來看,除了傳統年末個人與機構的提現需求增強以外,MPA及LCR給予了銀行較大的考核壓力,銀行需保留充足流動性資產,銀行資金需求程度仍然偏高,促使資金價格連續攀升,歲末流動性仍然呈現結構性偏緊表現。從各類產品的表現來看,封閉式產品價格指數為117.04點,環比上漲4.68點;開放式產品價格指數為104.01點,環比上漲3.05點。
與價格指數同樣上漲的還有風險指數。全國銀行理財風險指數是由目標銀行承擔的隱形風險、價格波動風險以及投資于基礎資產傳遞風險三類風險加權所得,主要反映了銀行理財市場的整體風險狀況。
普益標準分析師表示,年末效應拉升收益的同時,也促使風險水平上移。從2017年下半年風險指數變化表現來看,總體呈現了持續下滑的走勢,已接近100點附近。但至12月份,全國銀行理財風險指數隨價格指數的上漲也大幅提升,凸顯年末效應對市場沖擊仍然偏大。由于2017年MPA和LCR的考核收嚴,且考核的時點性較強,無疑促使銀行理財的表現更有時點性。而沖時點等情況的發生必然不利于銀行的風險控制,也不符合監管一直提出的穩定風險的大方向,因此預計未來相關考核方式或有所調整以降低時點效應對銀行風險的影響。
違規現象頻出
去年12月份,某股份制銀行北京分行下轄航天橋支行涉案人員銷售虛構理財產品以及北京分行內控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合計被罰2750萬元。這創下了銀監系統年內最高的罰款紀錄。此外,使用偽造的理財合同和銀行印章,騙取客戶理財資金的張穎等三人被給予終身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的行政處罰。
今年伊始,某國有大行又遭重罰,該國有大行黑龍江省分行轄內13家分支機構多次違規銷售對公理財,監管部門對該行黑龍江省分行及所轄13家二級分行及責任人予以累計3400萬元罰款。給予15名高管人員取消任職資格、警告等處罰,并責令工行黑龍江省分行按照黨規黨紀、政紀和內部規章,對有關責任人給予紀律處分。
大案頻發的背后,暴露出銀行內控的許多問題。去年8月份,銀監會出臺了《銀行業金融機構銷售專區錄音錄像管理暫行規定》,要求銀行對理財產品銷售設立專區,并對產品銷售過程同步錄音錄像(即“雙錄”)。利用專區“雙錄”,以技術手段增強對銀行銷售行為的硬性約束,從源頭上規范銷售行為。
銀監會在2018年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工作要點中指出,要對違規開展理財業務進行整治。比如,自營業務和代客理財業務未設置風險隔離;理財產品間未實現單獨管理、建賬和核算,違規開展滾動發行、集合運作、分離定價的資金池理財業務;利用本行自有資金購買本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本行信貸資金為本行理財產品提供融資或擔保;違規通過發放自營貸款承接存在償還風險的理財投資業務等。
中國銀行(4.190, 0.01, 0.24%)業協會發布的《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17》顯示,合規風險的管理重點在于加強內部管理。員工的違規操作是操作風險發生的最主要原因。
針對合規風險的管理,53.5%的銀行家認為要加強員工行為的監督和排查,其意在加強員工行為的規范化和操作的合規化。51.5%的銀行家認為要加強從業人員的內控風險和職業操守教育培訓,提高全員的合規意識。50.4%的銀行家認為要加強內部監督檢查,加大違規行為的問責和處罰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