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銀行上市, 雖然不良率出現逐年下降的趨勢,但是關注類貸款額卻出現增長。
1月18日,甘肅銀行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交易代碼2139),成為中國西北地區首家上市的城市商業銀行,也是中資銀行今年在港股上市第一股。
適逢港股指數再創新高,甘肅銀行也實現開門紅,當日開盤報2.83港元,最終收報2.88港元,相比2.69港元的發行價上漲了7.06%,全日成交金額為3.45億港元。
發售款項凈額獲57.4億港元
按每股2.69港元計,經扣除各類費用,估計甘肅銀行將收取的全球發售所得款項凈額約為57.4億港元。甘肅銀行披露,會將全部上市所募款項用來補充資本金,支持業務持續發展。根據招股書,甘肅銀行資本充足率呈逐年下滑趨勢。截至2016年底,該行資本充足率為11.8%, 2017年上半年則繼續下降至11.49%,已臨近監管“紅線”,資本補充需求明顯。
和此前國內地方銀行H股IPO屢屢出現公開發售認購不足的尷尬局面相比,此次甘肅銀行在港的公開發售股份則獲得了超額認購。根據公開發售結果顯示,甘肅銀行共收到6311份有效申請,合計認購數量約3.57億股H股,這相當于香港公開發售初步可供認購股份的約1.61倍。
甘肅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董事李鑫表示:“甘肅銀行的戰略愿景是成為西部一流的現代商業銀行和集消費金融、金融租賃于一身的綜合化金融集團。在未來,銀行將繼續堅持綜合化經營、推進特色化發展、聚焦金融前沿技術、加強精細化管理及堅持人才立行的發展戰略,持續為客戶和股東創造最大的價值回報。”
作為甘肅省唯一省級法人城市商業銀行,甘肅銀行于2011年11月份正式成立,以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資產總額計算,其在甘肅省銀行業金融機構中排名第2位。截至去年上半年末,甘肅銀行營業網點包括1個總行營業部、9家分行、189家支行以及2家小微支行,覆蓋全部14個市州和86個縣區中的81個。
依托于西北地區經濟發展,甘肅銀行業務持續快速增長,資產總額、存款余額和貸款余額增幅均超過30倍。自2011年12月31日至2016年年末,該行資產規模達到70%以上的復合年增長率。截至去年中期,甘肅銀行資產規模達到2693.55億元,2014年至2016年的資產總額復合年增長率21.8%。
凈利潤增長方面,2014年到2016年,甘肅銀行凈利潤從10.6億元增長至19.2億元,復合增長率為34.5%。去年上半年,該行實現凈利潤20.46億元。
暫無回歸A股計劃
談及A股計劃,甘肅銀行計劃財務部總經理郝菊梅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暫時還沒有明確回歸A股計劃。
圍繞近期金融去杠桿和嚴管地方債務等政策密集出臺,是否會對甘肅銀行造成一定壓力的問題,郝菊梅坦言,最近國內監管政策較為密集,不過各類監管政策的出臺,都是為了城商行健康有序地發展。作為一家城商行,肯定是要遵守各類監管規定前提下,努力調整各類資產結構,做好未來的業務發展。從短期看,對每一家城商行多多少少有一些影響,但是從長遠來看還是往健康的方向發展。”
甘肅銀行上市, 雖然不良率出現逐年下降的趨勢,但是關注類貸款額,2017年上半年卻激增74.5%。 一位熟悉甘肅銀行情況的人士表示主要還是當地的經濟周期所致,“由于甘肅當地的主要經濟很大一部分依靠煤炭、鋼鐵等資源,前幾年煤炭、鋼鐵價格下跌較快,部分企業經營出現一定的困難。不過隨著國家去產能,資源品價格從去年開始回暖,企業的經營已經逐步企穩,不少企業扭虧為盈,逾期情況已經開始有所緩解。”
中泰國際分析師趙紅梅表示,甘肅銀行盈利較好,但風控待改善。該行凈利差和凈息差兩項指標在過去三年呈現出良好的上升趨勢。凈利差從2014年的2.56%增長至2016年的2.89%,凈息差從2.85%增長至3.08%。截至2017年6月,該行凈利差和凈息差回落至2.81%與2.96%,但仍高于城商行2.03%和1.95%的平均水平,反映了甘肅銀行較好的盈利能力。不良貸款及撥備覆蓋率方面,該行不良貸款率連續三年上升,2016年不良貸款率為1.81%,高于同期城商行1.5%的平均水平。同期的撥備覆蓋率為192.72%,低于城商行219.9%的平均水平。反映甘肅銀行的風控能力還有改善的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