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9日訊 1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17年房地產市場相關數據。繼2016年商品房銷售額突破10萬億大關后,2017年商品房銷售額再次突破13萬億,達到133701億元,相當于人均花9600元買房。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69408萬平方米,首次突破16億平米。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說,2017全年商品房銷售規模將近17億平方米,簡單來說,全體國民人均購房面積超過1平方米。未來房地產市場交易面積還有繼續增長的空間,還沒有達到頂部,依然會繼續攀升。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夏丹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銷售面積增速延續周期回落態勢,而銷售額增速的回升則反映了本期均價的提升。12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均價同環比都出現了回升,算術平均價格環比和同比增速分別為0.48%和5.76%,較上月分別擴大0.06和0.22個百分點,側面反映樓市供需雙方動能仍在。
嚴躍進指出,此類交易數據背后有部分是透支的,或者說部分城市交易是會有透支的現象。但鑒于住建部提到了繼續加大三四線城市去庫存和縣城去庫存,那么可以認為此類城市去庫存的工作沒結束,購房方面利好政策依然會出現。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被稱為中國歷史上房地產調控政策最密集年份。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2017年,年內全國房地產調控政策發布接近110個城市與部門(縣級以上),發布的調控政策次數多達270次以上。“在過去20年房地產調控中,從來沒有一次調控政策密集發布程度接近2017年。”張大偉說。
張大偉預計,因為持續加碼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疊加收緊的信貸,2018年全國房地產市場漲幅將繼續放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