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過去的2017年,LED行業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迎來全面復蘇。
截至到1月29日,Wind數據顯示,A股LED板塊的34家上市公司中已經有22家公布了2017年年報業績預告,界面新聞統計后發現(以凈利潤同比增長上限進行統計),這22家上市公司中除了德豪潤達(002005.SZ)、艾比森(300389.SZ)和英飛特(300582.SZ)三家公司之外,其余公司2017年全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稱凈利潤)全部實現同比增長,其中有7家公司的凈利潤實現了翻倍式增長,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
數據來源:Wind
從同比增速超過100%的7家公司來看,其中上游芯片端有乾照光電(300102.SZ)、華燦光電(300323.SZ)以及澳洋順昌(002245.SZ)三家公司;中游封裝端包括鴻利智匯(300219.SZ)以及國星光電(002449.SZ)兩家公司;下游應用端則包括長方集團(300301.SZ)和勤上股份(002638.SZ)兩家公司。上述公司中,上游和中游的五家公司以及下游應用行業的長方集團(300301.SZ)均是依靠LED業務實現了增長,另一家下游應用行業的勤上股份則實際上徹底轉型,依靠并購的教育企業(廣州龍文)納入合并報表以及剝離半導體照明業務實現大幅盈利。
盡管2017年整個行業業績復蘇態勢明顯,不過從單季的凈利潤環比增速來看,卻呈現出明顯的持續放緩趨勢。
界面新聞統計后發現,去年第二季度單季34家公司中僅有7家環比增速為負,比例為20.59%;去年第三季度單季這一數量增加至18家,比例為52.94%;而到了去年第四季度單季(第四季度以業績預告的平均值進行環比增速計算),已經公布業績預告的22家公司中14家為負,比例進一步提升至63.63%。
2016年下半年以來,LED行業產業鏈上各環節的多家龍頭公司紛紛擴大產能,希望借此搶占市場占有率,2017年下半年上述產能逐步開始投產,從目前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速來看,的確影響頗大,即使是行業旺季的四季度也未能幸免。
不過從估值水平來看,現階段行業公司多數已不便宜,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下表中“預測PE”為根據多家券商一致性預測出的全年凈利潤及1月29日收盤價所計算出的市盈率,由于TMT類公司的模型預測普遍較為樂觀,保守預測為將18年預測凈利潤*0.8后計算得到):
數據來源:Wind
從2018年預測市盈率情況來看,中位數為23.24倍。不同于困境反轉的2017年,2018年LED行業受新增產能的影響,導致不確定性較大,整個行業的估值中樞也難以如去年達到30倍,市場人士預計25倍更為合適,因此只能說目前板塊的整體情況處于合理區間而并不便宜。
去年四季度至今,LED板塊的走勢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對于2018年行業經營狀況的擔憂,板塊內34家公司中有26家區間累計漲跌幅為負,勤上股份和英飛特的跌幅均超過了35%;除去聚燦光電(300708.SZ)這一家新上市公司之外,區間累計漲幅為正的僅有7家。
經歷了2015年行業衰落、優勝劣汰的陣痛以及2016年逐步復蘇、再到2017年的全面回暖,LED將在2018年迎來平穩發展的一年,未來如何在產能擴張與市場需求之間找到合適的平衡點,對于各家龍頭公司乃至整個行業來說都至關重要,將直接決定公司后續的持續盈利能力,投資者可對相關信息進行密切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