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處于金融創新的大潮中,1月25日至28日舉行的第十三屆北京國際金融博覽會就以“新時代、新金融、新發展”為主題,很多互聯網金融公司展示了其金融科技的應用與體驗,一些新發明和創新成為金博會上的閃光點,而區塊鏈、人工智能、生物識別等“黑科技”更是比比皆是。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在金博會展會現場看到,在掌眾財富的展臺上,一個科技感十足的機器人充當了“巡邏員”的角色,引來很多觀眾的圍觀,AI技術得到了應用。“掌眾財富總裁朱宇對記者表示,掌眾財富自主研發的“如來風控”系統,以智能機器人為內核,包括“天眼”反欺詐系統、“主腦”授信系統、“聽風”智能催收系統等,通過智能風控體系可以自動攔截可疑交易,篩選出具有良好信用的借款人,幫助出借人優選匹配合適的借款人,降低交易風險。
而在愛錢進展臺,記者看到其展示母公司凡普金科自主研發的風控系統“Finup”云圖,該系統是建立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之上的大數據動態風控系統,通過整合非傳統交易類征信數據,將知識圖譜和深度學習相結合,可以自動發現隱藏在復雜關系里的風險點,挖掘潛在的欺詐行為。
房互網則帶來“黑科技”,只須在智能機器前完成簡單“刷臉”動作,AI機器人就能在區塊鏈數字認證網絡里實時核驗用戶的房產數據及動態評估值,經過AI智能系統評估,為用戶匹配出融資信用額度與定制融資方案,實現智能風險定價。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黃震在展會期間舉辦的北京國際金博會之中國金融年度論壇上表示,2017年中國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出現“冰火兩重天”的現象,各種要求細則日漸完善,合規的平臺正異軍突起,特別是金融科技帶來新亮點。展望2018年,相信2017年的良好勢頭將繼續延續,合規、整改、洗牌、整合、服務實體、海外布局將繼續成為2018年金融企業創業,特別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關鍵詞。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副秘書長王素珍表示,歷次產業發展都離不開科技與金融的相互推動,英國金融科技公司協會發布的2016報告顯示,金融科技領域在2016年的風險投資是1436筆,金額超過了170億美元。前三個獲得投資最多的國家分別是中國、美國和英國,中國在2016年成為全球金融科技領域投資最多的國家,金融科技發展走在了世界前列。2016年,中國金融科技重點細分領域像網絡資管的市場規模超過了2.7萬億元。支付機構的網絡支付金額達100萬億元,增速超過100%,網絡借貸的規模達到1.95萬億元,增速99%,也接近了
100%。
騰訊基礎支付平臺與金融應用線副總裁郭銳在論壇上表示,現在的互聯網中一切都是數據,圍繞著數據有著人工智能、生物識別,包括自然語言處理、深度學習、量化交易、區塊鏈、智能硬件等等,這些其實都是整個金融大數據和金融科技的一個生態。下一代互聯網應該是更聰明的連接,把用戶和金融產品,不管是資產、資訊、服務,以一種更聰明的方式連接起來,這種聰明建立在我們更懂用戶、更了解細分產品,基于此,再建立用戶跟產品之間更精準的千人千面的連接能力。下一代互聯網不是剛性的連接,云計算和存儲是更底層的,在云計算的基礎之上,區塊鏈是一個傳遞信息和傳遞價值的基礎解決方案,包括了信息的共享、狀態的回溯、價值的傳遞。在此之上可以進行大數據包括人工智能的業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