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国产_亚洲精品成人网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啪啪_久久亚洲欧美

經濟導報    原創    山東    公司    金融    山東國資    智庫    鷹眼IPO    熱點    好品山東    證券    消費    樓市
山東財經網 - 財經 - 這個行業市場規模達48.6億美元 好多企業在搶占先機
這個行業市場規模達48.6億美元 好多企業在搶占先機
加入時間:2018-1-31 9:16:04  來源: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

◆經濟導報記者 王偉 濟南報道      
   
    日前,經濟導報記者從山東省環保技術服務中心獲悉,該中心擬于3月下旬開始按區域分批召開全省污染源企業自行監測技術交流暨供需對接會,現公開征集技術供方———從事環境監測設備、儀器的生產企業,環境監測設施建設和運營服務的專業機構及第三方環境檢(監)測機構等,準備從中精選技術優秀的供方參會,屆時參會的還有省內火力發電、造紙、鋼鐵工業、紡織印染、石油煉制、制藥、水泥行業的排污單位。
    環保部門牽線搭橋,源自當前排污企業迫切的自行監測需求。繼去年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由行政許可改為建設單位自主驗收之后,近日環保部印發的《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下稱“辦法”),提出排污單位應按要求開展自行監測。企業自行監測市場需求被進一步激活。

自行監測市場被激活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辦法明確提出,排污單位應當按要求開展自行監測,并安裝或者使用符合國家有關環境監測、計量認證規定的監測設備。實施排污許可重點管理的排污單位,應當按照排污許可證規定安裝自動監測設備,并與環保主管部門的監控設備聯網。
    “根據目前的排污許可制度,填報排污許可的數據也需要有企業自行監測的憑證。”在多重政策加碼下,一位石化企業人士迫切地感受到具備監測設備和服務的必要性。
    不僅如此,去年7月,國務院發布《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取消了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行政許可,改為建設單位自主驗收。“企業要適應由行政許可到自主驗收的轉變,也必須具備自行監測的能力。”省環保技術服務中心相關人士分析稱。
    據悉,目前,環保部共發布了15個行業的排污許可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和10個行業的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指南,為相關行業實施自行監測提供標準。這次省環保技術中心召開的供需對接會,也擬圍繞這些行業標準展開。
  
更多企業納入自行監測

    30日,經濟導報記者查閱山東省重點監管企業自信監測信息發布平臺發現,重點監管企業的排放數據已經實現了可公開查詢。山東省此前已建立了重點企業自行監測信息發布平臺,重點企業需要對污染源進行自行監測,并定期向環保部門提交數據。 
    經濟導報記者從多家重點監管企業了解到,作為被重點監控的企業,定期向環保部門上報監測數據是企業義務,但是由于監測設備不足,技術欠缺,很多企業定期向環保部門上報的數據來自第三方監測機構的購買服務,隨著定期上報制度成為常態,這部分監測服務需求旺盛。面對眼花繚亂的監測服務市場,如何大浪淘沙,也是擺在企業面前的棘手問題。
    不容忽視的是,除了這些重點監管企業外,很多企業并不具備監測條件,無法達到新的排污許可制度要求。  
    據悉,目前,山東已完成火電和造紙等行業排污許可證的發放。根據環保部發布的排污許可名錄2020年,78個行業要納入排污許可管理。

環境監測市場潛力巨大

    “2018年,政府采購領域的環境監測設備布局將完成由縣級到鄉鎮一級的深入,這一領域的市場將逐漸趨于飽和。”30日,先河環保(300137)一位張姓區域經理對經濟導報記者透露。
    數據顯示,2017年,5000余個監測站點已遍布國家、省、市、縣四個層級。在“十二五”的政策熱潮下,我國環境監測行業發展迅速,以政府采購為主的環境監測設備和監測服務銷售需求一度占有相當份額。
    然而,隨著各級環保部門監測設備布局的日臻完善,監測行業的購買主體正由政府層面向企業轉移,企業自行監測需求旺盛。
    值得一提的是,環境監測市場潛力巨大。據QYR研究中心數據顯示,預測到2022年,全球環境監測儀器市場將達到48.6億美元,2016年至2022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6.85%。其中,中國市場2016年至2022年的復合年增長率最高,得益于我國實施嚴格的環境監管法規以及政府支持先進的環境監測產品的開發和商業化。





編輯:行者

 

 

[山東財經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請注明出處和作者,違者必究!。凡本網注明來源非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更好地服務讀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新聞推薦
 
·> 經導財評丨規范收費行為讓平臺經濟行穩致遠
·> 一周山東金融人事|17份行政許可公布,涉及工商銀行威海分行行長等
·> 低至0.01%!理財公司再掀“降費”潮
·> 一季度凈虧6.6億,小鵬汽車“押寶”AI智駕輔助
·> 出口額激增16.1%和15.2%!紡織魯企“出海”創新突圍
·> 山東金融管理部門聯合部署 推動一攬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 2025年山東能源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推薦目錄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新規落地!市場反應如何?
Copyright @ 山東財經網   地址:濟南市濼源大街2號 大眾傳媒大廈F24

郵編:250014    電子郵箱:sdenews@126.com

備案號:魯ICP備09023866-44號 魯新網備案號:201000112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31-85196503 郵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