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多家房企的銷售目標看,主流房企依舊保持較大的增幅。比如融創中國,其內部2018年的計劃銷售就是7000億,繼續保持100%增長。泰禾集團(31.800, 0.00, 0.00%),其2018年計劃銷售2000億,保持100%增長。]
市場經過激烈競爭之后,房企迎來了業績收獲期。
根據Wind行業統計數據顯示,目前進行2017年業績預披露的100家上市房企中,超過60家房企凈利潤增幅超過50%。其中,藍光發展(10.460,0.00, 0.00%)(600466.SH)增幅60%,新城控股(40.010, 0.00, 0.00%)(601155.SH)增幅100%,陽光城(8.690, 0.00, 0.00%)(000671.SZ)增幅103.2%,中交地產(19.100, 0.00, 0.00%)(000736.SZ)增幅5124%,房地產依舊是最賺錢的行業之一。
“由于2015、2016年的銷售火爆,市場主流房企可結算貨值充沛,從已經公布業績預告的房企來看,預虧的均為轉型或者中小型房企,主流房企業績為正增長。”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說。
從1月份的銷售數據看,同樣顯示出主流房企較強的爆發力。
融創發布公告,2018年1月,實現新增預訂銷售金額人民幣223.5億元,同比增長169%;合同銷售金額人民幣221.8億元,同比增長173%。1月合同銷售面積約138.3萬平方米,合同銷售均價約人民幣1.6萬元/平方米。
從旭輝披露的數據看,2018年1月單月,該集團實現合同銷售金額人民幣101.0億元,合同銷售面積約69.33萬平方米;合同銷售均價約人民幣14600元/平方米。
綠城的數據顯示,2018年1月綠城集團累計取得總合同銷售面積約50萬平方米,總合同銷售金額約人民幣8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約32%、58%。
融信公告稱,集團在2018年1月份總合約銷售額約為人民幣71.21億元,合約建筑面積約為346106平方米,平均合約售價約為每平方米人民幣20574元。
中國金茂公告,1月內該集團取得簽約及成交銷售金額共計人民幣166.52億元,物業簽約銷售建筑面積377915平方米。
榮盛發展(12.790, 0.00, 0.00%)發布公告,2018年首月實現簽約面積45.7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9.29%;簽約金額47.77億元(包含榮盛發展參與投資的全部房地產項目),同比增長74.98%。
從已經披露銷售數據的房企看,大部分房企1月的銷售額同比均有增幅,考慮到1月是房企的銷售淡季,這樣的銷售增幅大大超過市場預期,龍頭房企的市場地位進一步增加。
由于很多公司并未公布自己業績,但從機構數據看,1月份主流房企均實現了較高的銷售額,其中更有3家房企銷售額超600億,分別是碧桂園、萬科、恒大。
克而瑞數據顯示,TOP100房企總體業績同比上升,百強房企貨值儲備較充裕,新年首月也有較多推盤。TOP100房企銷售金額和面積的總體規模分別同比增長57.8%和43.9%。其中,萬科、華夏幸福(41.410, 0.00,0.00%)、泰禾、中梁等房企得益于去年以來在土地市場積極增加貨值儲備,今年1月推盤較多,本月業績有顯著增長。
張大偉分析認為,企業在2018年1月銷售火爆有幾個原因,2017年銷售火爆后的銷售結轉,完成2017年任務的企業預留了部分銷售業績到2018年。同時,房地產市場在2018年依然活躍,雖然調控的一二線城市相對平穩,但從全國看,支撐市場的三四線依然成交高位。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大部分業績暴漲的公司均是目前主流房企,其規模和銷售增速同樣迅速。
從多家房企的銷售目標看,主流房企依舊保持較大的增幅。比如融創中國,其內部2018年的計劃銷售就是7000億,繼續保持100%增長。泰禾集團,其2018年計劃銷售2000億,保持100%增長。融信中國,計劃銷售1200億,較2017年的500億增幅達140%。
事實上,各家房企都在爭相擴大規模,規模決定話語權,更決定了市場地位。
“我們一般貸款都是給TOP30到TOP50的房企做,因此會參考各大機構的榜單,后面的小開發商拿到資金的成本會高很多。”一位銀行人士告訴記者。
從土地拍賣可以發現,目前拍到土地的開發商多數為排名靠前的。
1月31日,合肥進行了2018年第一次土地拍賣,合肥新年首場土拍攬金54.44億元,此次拍賣吸引了30多家房企報名參與,碧桂園安徽區域公司甚至交了其中5幅地塊的保證金,這些地塊的競買保證金從2.5億元~4億元不等。最后,碧桂園、旭輝、中梁地產等企業均在此次土地拍賣中拿到項目。其中,中梁地產首次進入合肥。
易居智庫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對房企而言,土地儲備的增量,可以反映房企在當期時段的各種參數,一個公司貨值儲備排名是否高于銷售排名,是衡量這個公司發展性的指標之一。而這些有著良好業績的房企,正在不斷用盡杠桿,希望成為規模競爭的贏家,從而在市場上獲得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