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5日-30日期間,經濟觀察報記者走訪北京市朝陽區的安慧北里逸園小區、通州的華業東方玫瑰小區和海淀的育新花園小區發現,這些小區的成交量都比較活躍。
一位華業東方玫瑰小區業主表示,1月份,小區里經紀人帶客戶看房的人數明顯多了起來。
朝陽華嚴北里某租戶介紹,房東有意出售其租住的房源,2017年11月、12月,平均一周的帶看量在三四組,2018年1月,每周的帶看量已經上升至七八組。
鏈家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年1月北京鏈家成交量增速31.8%,均價漲幅0.3%,新增房源量環比減少10.2%,新增客源量環比增加6.8%。
從鏈家研究院的數據來看,購買主力依然是剛需:1月,700萬元以下總價段的成交量環比增長32.3%,其中剛需成交主力——總價400萬元以下房產成交占比47.1%。
鏈家研究院院長楊現領認為,2018年年初,市場情況稍微好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策因素、季節性因素、房價持續下跌等。“比如季節性因素的推動。按照往年經驗,一般年底購房需求會有所增加,例如2016年11月、12月成交量分別環比上漲19.8%和49%,2015年11月、12月成交量分別環比上漲11.8%和41.8%,當然部分購房者擔心年后漲價而入市。經驗表明一般每年的3-4月份市場較熱,例如2015年 3月成交量環比增加 196.3%,2016年3月成交量環比增長74.4%,3月價格環比上漲5.8%。”楊現領認為,隨著春節節日效應到來,成交預期可能會回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