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報訊(記者 王偉)混改,仍然是2018年國企改革的重頭戲,而“怎樣混”將成為關鍵詞。“過去幾年,混改試點開始發揮以點促面的作用,現在具備了戰略性展開的基礎。預計今年國企混改的突破將向縱深發展,由點到面,由‘為什么混’轉向‘怎樣混’,混改運營機制更成熟。”11日,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說。 據了解,近日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在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時表示,國有企業、中央企業正在進行轉型和調整結構。這個轉型對內看,就是要不斷擴大混合所有制的范圍、廣度和深度。在近期陸續召開的2018年度工作會議上,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央企也紛紛明確了混改計劃。 2018年,山東的混改也將深入推進,今年計劃推進泰山財險等2-3戶省屬企業混改。為積極穩妥推進混改,山東還將制定省屬企業混改指南。此前,山東首批58戶混改試點企業有20戶已基本完成,3戶企業實施整體混改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其中山東交運集團以“存量+增量”模式引入戰略投資者、實施骨干員工持股,打造了山東國企混改樣板。 “在國企混改方面,山東出臺了多個文件,走在了全國前列,也期待著在2018年,山東能在實踐層面形成一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李錦說。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三批混改試點企業共計50家,混改勢頭已初步形成。第三批混改試點名單共31家,其中中央企業子企業10家、地方國有企業21家。 “混改試點由央企向地方國企擴圍,混改的重心下移明顯。”李錦說。 此前,肖亞慶撰文稱,積極推進主業處于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類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效探索重點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引導子公司層面改革的同時探索在集團公司層面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李錦看來,以國有獨資公司的治理機制和監管模式來對待混改企業,已經嚴重不適應市場經濟新形勢。目前是推動由“為什么混”轉向“怎樣混”“怎樣改”的階段,建立混改的運營機制問題,已經擺在眼前了。2018年,混改將在健全治理機制,優先股、特殊管理股制度建設方面進行探索。
編輯:行者
[山東財經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請注明出處和作者,違者必究!。凡本網注明來源非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更好地服務讀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郵編:250014 電子郵箱:sdenews@126.com
備案號:魯ICP備09023866-44號 魯新網備案號:201000112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31-85196503 郵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