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27日訊(記者 關婧)中信建投2月24日召開會議,宣布現任總裁齊亮將在任期屆滿后不再續任董事會和公司相關職位,中央匯金非銀部主任李格平將成為新任總裁。
自2012年擔任中信建投總裁以來,齊亮在六年時間里主要完成了公司港股上市,在2016年12月9日登陸H股不到一年后,中信建投就加快了A股上市的腳步。
2017年6月30日,證監會受理了中信建投證券A股IPO申請。2018年1月24日,證監會給出反饋意見,隨后1月29日中信建投就更新了招股說明書申報稿。
招股書顯示,中信建投擬發行不超過4億股,用于增加增本金和補充營運資金,由銀河證券及瑞銀證券擔任聯席保薦機構。
中信建投業績已是連降兩年。2016年中信建投證券營業收入為132.59億元,比2015年190.11億元收入同比下滑了30.26%。同期凈利潤為53.13億元,比2015年86.52億元的凈利潤下滑了38.59%。2017上半年,中信建投營業收入僅有51.25億元,凈利潤為18.86億元。
業內預計中信建投已經進入準備上會階段。不過就在A股上市“臨門一腳”的關鍵階段,齊亮卻激流勇退。
中信建投老兵任六年總裁 港股募資80億港幣首日破發
2月24日,中信建投證券召開內部大會宣布齊亮卸任總裁,“同意齊亮任期屆滿,不再續任董事會相關職務及公司職位。”中信建投證券將在近日啟動董事會換屆選舉,現任總裁齊亮不會出現在董事候選人之列。
齊亮曾于1993年至2006年在中信建投證券及其前身華夏證券負責經紀業務。2007年至2012年,齊亮在銀河證券擔任副總裁、公司黨委委員,也主要負責經紀業務。
2012年3月,齊亮從銀河證券回歸中信建投證券,擔任執行董事、黨委副書記、總裁、執行委員會委員,以及中信建投(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在齊亮擔任總裁的六年時間里,中信建投最主要的動作是完成了H股上市。2016年12月,中信建投證券(06066)發行12.037億股H股,發行價為6.81元港幣,募集資金約為80億元港幣。
2016年12月9日,中信建投以6.81元發行價開盤,不過首日即告破發。截至2018年2月26日收盤,中信建投H股報收6.85港幣。
齊亮卸任后,中央匯金證券部/保險部(簡稱“非銀部”)主任李格平成為中信建投證券新任總裁,而中央匯金正是中信建投證券持股30%以上的大股東之一。
截至2017年6月30日,中央匯金持有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比例32.93%,北京國管中心是中信建投證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37.04%。中信證券(18.450, -0.20, -1.07%)是中信建投證券的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5.89%。
中信建投A股上市進入上會階段 業績下滑明顯
在港股上市不到一年后,中信建投也加快了A股的上市進度。2017年6月30日,中信建投證券A股IPO申請被證監會受理,今年1月24日,證監會給出了反饋意見。
1月31日,中信建投更新了招股書,距離首次披露招股書申報稿僅間隔了7個月時間。
招股書披露,中信建投擬于上交所公開發行不超過4億股,募資將用于增加增本金,補充公司營運資金,由銀河證券及瑞銀證券擔任聯席保薦機構。
2014-2016年及2017年1-6月份,中信建投證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85.87億元、190.11億元、132.59億元和51.25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33.98億元、86.52億元、53.13億元和18.86億元。
不過,2016年之后中信建投業績下滑明顯。數據顯示,2016年和2017上半年,中信建投證券營業收入分別下滑了30.26%和24.88%;凈利潤分別下滑了38.59%和32.77%。對于公司業績變動的原因,中信建投證券解釋稱:“受證券市場周期性波動影響較大”。
中信建投的投行業務方面發展迅速,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1-6月,中信建投證券的投資銀行業務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分別為173520.25萬元、306984.21萬元、416282.61萬元和130433.92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20.21%、16.15%、31.40%和25.45%。
2016年和2017年1-6月份,中信建投證券擔任主承銷商的境內股權融資項目達88個,承銷金額合計1355.23億元,其中公司擔任主承銷商的IPO項目共27個,承銷金額265億元。另外截至2017年6月30日,中信建投證券IPO在會審核項目44個,股權再融資和并購重組在會審核項目分別為25個和12個。
根據證監會2月22日披露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正常審核狀態企業基本信息情況表顯示,中信建投證券在上交所IPO排隊序號為“70”,按照金融企業IPO審核單獨排隊、發行單獨排期的慣例,中信建投近期上發審會是大概率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