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国产_亚洲精品成人网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啪啪_久久亚洲欧美

經濟導報    原創    山東    公司    金融    山東國資    智庫    鷹眼IPO    熱點    好品山東    證券    消費    樓市
山東財經網 - 車市 - 特斯拉國產機會還剩多少:建廠屢次推遲 錯失競爭機會
特斯拉國產機會還剩多少:建廠屢次推遲 錯失競爭機會
加入時間:2018-2-27 10:11:32  來源:北京商報

  特斯拉國產可謂一波三折,自在去年底確認與上海市政府探討在自貿區建設工廠的可能性后,近日有消息稱,特斯拉并未與上海政府達成協議。主要的分歧點在于上海政府希望特斯拉與中國公司合作,進行合資建廠,特斯拉方面希望通過獨資的形式擁有工廠的完整所有權。隨著特斯拉在華建廠的進程延遲,關于奇瑞謀求與特斯拉合資建廠的傳言不脛而走。對此,雙方均否認了合作傳聞。

  全國乘用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特斯拉啟動本土制造方面的遲緩,無非是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核心技術與利潤。從目前來看,特斯拉曾承諾的2018年在中國建廠的路徑并不清晰,消費者可能需要再等上數年的時間才能真正迎來國產的特斯拉。

  建廠屢次推遲

  事實上,特斯拉方面一直希望在中國建廠。特斯拉此前表示:“投資建廠事宜以特斯拉發布的年度財報為準。”而特斯拉2017年四季度財報顯示,2018年特斯拉將加大對1號超級工廠和Fremont工廠產能建設的投資,并繼續設立新的直營體驗中心、服務中心以及超級充電站,以深化銷售網絡的布局,其中并未提及在華建廠相關內容。

  截至發稿前,特斯拉方面并未回復北京商報記者關于特斯拉國產的問題。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近年來,關于特斯拉在中國建廠的傳聞頻出,埃隆·馬斯克也并非不想在中國設廠,然而,在中國汽車產業政策的合資要求,以及美國市場產能擴充需求的背景下,特斯拉在國產事宜上只能一拖再拖。

  統計數據顯示,特斯拉Model S/X/3全球累計銷量28.7萬輛,其中16萬輛在美國市場出售,美國市場占據了50%以上。對此,埃隆·馬斯克也曾表示,“在我們花錢之前,我們想確保應該在哪方面擴張。如果特斯拉現在來做資本支出決定,這就好像在無的放矢”。

  同時,財報顯示,去年全年特斯拉2017財年總營收117.59億美元,較2016財年的70億美元增長68%;毛利22.22億美元,較上一財年的15.99億美元增長39%;凈虧損22.41億美元,2016財年虧損為7.73億美元。特斯拉虧損的不斷加大也讓埃隆·馬斯克在中國投資設廠躊躇不定。

  錯失競爭機會

  在崔東樹看來,盡管埃隆·馬斯克擁有“鋼鐵俠”的光環,但由于特斯拉的產能不足,加上在中國需要交納25%進口稅,已經給競爭對手提供了擴張的機會,錯失了發展的最佳時期。

  業內人士認為,在風起云涌的電動汽車市場,產能不足問題已造成了特斯拉的持續虧損。此前,Model 3被定位為入門級車輛,有望拉動特斯拉銷量的增長,然而,關于Model 3的實際量產數量卻始終與特斯拉的美好愿景相去甚遠。自首批30輛車型于去年7月28日交付后,去年三季度,原本計劃生產1500輛的特斯拉只實際交付220輛,四季度僅交付1550輛。為此,特斯拉不得不將每周生產5000輛Model 3的時間表推遲到了今年二季度末。

  顯然,特斯拉只有解決產能問題,才能轉虧為盈。因此,在中國建廠就顯得尤為重要。同時,經過前幾年的夯實基礎,中國新能源(7.360, -0.11,-1.47%)汽車已經培養了一大批用戶,國外汽車巨頭已紛紛發布了在華的新能源汽車計劃。汽車市場分析師顏景輝表示,如何消除產能瓶頸已成為特斯拉扭虧為盈的目標,而特斯拉是否會在國內完成擴產后將目光投向中國,則將成為提振投資者信心的關鍵。

  國產時間尚難確定

盡管特斯拉國產屢次延遲,但特斯拉在2017年卻將自己在中國的銷售量實現了翻倍,特斯拉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特斯拉在中國的銷售額實現了翻倍,超過了20億美元。業界預計,按照特斯拉在售車型的價格計算,特斯拉在華的銷量超過了2萬輛。

  不過,相比美國市場的占比,特斯拉在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占比只有不到3%,這也意味著特斯拉在中國市場并不占優勢。去年11月,埃隆·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在中國開始建廠生產仍需要三年左右的時間,但他同時也表示,該時間表有可能提前。這無疑為特斯拉實現本土化給出了時間倒推表。

  值得關注的是,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公開表示,中國政府將盡快研究出臺減少新能源汽車制造領域外商投資限制的政策措施,持續推進這個領域的對外開放。“特斯拉屬于擁有創新技術的企業,在政策上或許會給予一定的特殊性。”崔東樹如是說。

  有業內觀點認為,目前特斯拉仍需解決盈利的問題,而不是加大對外投資。對于馬斯克而言,或許只有兌現了2018年盈利之后,才會將目光轉向中國建廠。




編輯:luyi

 

 

[山東財經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請注明出處和作者,違者必究!。凡本網注明來源非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更好地服務讀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新聞推薦
 
·> 經導財評丨規范收費行為讓平臺經濟行穩致遠
·> 一周山東金融人事|17份行政許可公布,涉及工商銀行威海分行行長等
·> 低至0.01%!理財公司再掀“降費”潮
·> 一季度凈虧6.6億,小鵬汽車“押寶”AI智駕輔助
·> 出口額激增16.1%和15.2%!紡織魯企“出海”創新突圍
·> 山東金融管理部門聯合部署 推動一攬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 2025年山東能源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推薦目錄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新規落地!市場反應如何?
Copyright @ 山東財經網   地址:濟南市濼源大街2號 大眾傳媒大廈F24

郵編:250014    電子郵箱:sdenews@126.com

備案號:魯ICP備09023866-44號 魯新網備案號:201000112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31-85196503 郵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