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報記者 王雅潔 濟南報道
伴隨著金融強監管態勢,在保險牌照收緊的當下,資本急轉調頭扎堆保險中介市場。日前,美團、吉利紛紛獲批保險中介牌照,以此為切入點開始布局保險業務。 經濟導報記者統計發現,在2018年開年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已有6家保險中介順利獲批,其中股東身影不乏青島港(全稱“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新華聯(全稱“新華聯控股有限公司”)等產業龍頭。
實體企業謀求產業生態圈
近日,保監會的一則業務結果公示引發業界關注。批復(保監許可〔2018〕 186號)顯示,保監會同意易保保險代理有限公司(下稱“易保代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轄區(港、澳、臺除外)經營包括代理銷售保險產品;代理收取保險費;代理相關保險業務的損失勘查和理賠以及保監會批準的其他保險代理業務。同時,保監會要求,易保代理須持本批復到浙江保監局領取許可證。 雖然在保監會的批文中,僅能看出易保代理屬于浙江保監局所屬轄區,不過該公司確實大有來頭。國家企業信息系統顯示,成立于2015年12月的易保代理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吉利”)100%全資持有,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 而在獲取保險代理牌照的前一天,吉利斥資90億美元收購奔馳母公司戴姆勒9.69%的股份。對此,業內人士評價,上周對于吉利來說收獲頗豐,除主業外,布局保險業務明顯意在健全產業鏈條。 事實上,這并非是車企涉足保險代理的首例代表。對于汽車廠商來說,擁有保險代理牌照較為普遍,據了解,目前,廣汽集團旗下擁有眾誠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車集團保險銷售有限公司則直屬上汽集團。 “產業生態圈是當下較為流行的提法,目前不少保險公司開始打通汽車生態,與汽車廠商、汽車銷售商、用車平臺共建生態圈!币患掖笮蜕鲜须U企的財險山東區域負責人劉建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坦言,但如果廠商自身拿下保險中介牌照,就可以在銷售環節提供保險增值服務,通過一系列的保險服務來增加客戶黏性,貫穿用車的整個生命周期。 由此來看,能拿到保險代理牌照的車企在行業內的優勢相當明顯。其實,不僅是汽車行業在謀劃產業生態圈。 2月27日保監會最新披露的中瑞萬邦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獲得保險經紀牌照,該公司是湖州益華紡織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2月24日公布獲批保險經紀牌照的江西濟民可信保險經紀有限責任公司由主營醫藥產業的江西濟民可信集團100%控股;今年1月獲得保險經紀牌照的青島港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和新華聯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分別由青島港和新華聯全資設立。從上述年初獲批的保險中介牌照來看,母公司主營業務涉及紡織業、醫藥產業、房地產及港口等多個行業。
互聯網巨頭虎視眈眈
不僅是實體產業謀求全產業鏈,互聯網巨頭更是對保險中介業務虎視眈眈,服務場景是互聯網企業的愿景。 在今年保監會批復的6個保險中介牌照中,除上述5家實體企業外,重慶金誠互諾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下稱“金誠互諾”)是惟一一家擁有互聯網基因的保險中介。 根據保監會批復公告顯示,同意金誠互諾經營包括“為投保人擬訂投保方案、選擇保險人、辦理投保手續;協助被保險人或受益人進行索賠;再保險經紀業務;為委托人提供防災、防損或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咨詢服務以及中國保監會批準的其他保險經紀業務。 天眼查系統顯示,金誠互諾為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資控股孫公司(美團),疑似實控人顯示為美團創始人王興。這也就意味著,繼BAT(百度、阿里、騰訊)之后,互聯網細分領域龍頭美團網也入局保險市場。 對于美團保險板塊的業務布局,2月27日,經濟導報記者致電美團兩位相關負責人。不過,美團方面最終婉拒采訪,僅表示“對于這塊業務,現在公司態度確實是不好回應! 不過,有媒體稱,美團保險業務總經理姚虎對外透露,“大約3個月后,美團點評的保險業務就可以上線。美團點評將保持‘開放合作’的態度,與行業內各個機構展開多種合作! 在姚虎看來,進入保險中介領域的初衷在于利用保險解決現有業務中平臺難以解決的痛點,如電影票不能退票、外賣配送時遇到惡劣天氣、消費者催單等情況。
中介牌照發放減少
正如姚虎所言,場景是互聯網平臺的優勢基因,圍繞場景需要保險等服務保障,這也激發了互聯網企業進軍保險業的激情與信心。 其中,阿里的螞蟻金服通過旗下平臺提供保險銷售服務,并與保險公司互為生態;去年,由騰訊持股57.8%的微民保險代理有限公司(下稱“微保”)獲批經營保險代理業務。 一位微保內部人士在與經濟導報記者交流時表示,與“比價大賣場”式的互聯網保險平臺不同,微保主打互聯網基因也是希望借助母公司騰訊的優勢,部分業務會通過微信錢包等自由渠道提供產品體驗。據了解,目前微保主打“微醫!めt療險”和“微車!眱蓧K業務。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無論是實體產業,還是互聯網圈,涉足保險中介的目的無疑是看中國內保險中介業務近年來的迅猛增速。根據2017年《前瞻產業研究院保險中介行業報告》,保險中介行業業務規,F已突破100億,連續三年增速超過100%。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與保險牌照收緊趨勢相近,保險中介牌照的審批在近年來也略有下滑。經濟導報記者粗略統計,保監會網站2016年披露的保險中介牌照批復超過60余家,而2017年全年為32家。與去年前兩個月的7張保險中介牌照批復數量相比,今年同期比去年減少1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