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吳淑娟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提出加快制造強國建設,推動集成電路、第五代移動通信、飛機發動機、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產業發展,實施重大短板裝備專項工程,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創建“中國制造2025”示范區。
打造全周期、全流程、全生態新型工業生態體系
“海爾COSMOPlat國家級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集成應用示范平臺上個月27日正式落戶青島中德生態園,將開展工業互聯網標準制定、體系升級、實施認證等。”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總裁周云杰在兩會上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了解,此前,順應海爾集團工業互聯網戰略,好品海智工業物聯網平臺整合資源,共享生態,致力于打造世界領先的工業成套服務物聯網。目前平臺已聯動3600余家工業企業,線上發布產品上千萬種,并成功吸引SEW、三菱、西門子、ABB、OMRON等國際化品牌入駐,涵蓋工業品超市、企業培訓、工業智能方案、閑置資產盤活、工業資源云、產業鏈金融、大數據分析等幾大板塊。 周云杰認為,工業互聯網平臺已成為構建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的核心載體,亟須構建平臺生態體系,而目前我國平臺培育和建設仍面臨眾多挑戰。 他建議明確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定位和主導企業類型,分類加快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全周期、全流程、全生態的新型工業生態體系,在新一輪科技變革中,培育新舊動能轉換新動力、新增長點,實現突破、全球引領。
建設有行業和區域特色的公共服務平臺
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建議,應統籌發展工業互聯網運營商,推動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構建企業大腦,為實體經濟插上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翅膀,助推制造業轉型升級和數字經濟發展。 孫丕恕認為,應支持發展5-10家工業互聯網運營商,擔負國家重點布局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任務。同時,利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關鍵技術,促進行業數據匯聚共享和挖掘分析,逐步形成產業鏈上下游融通發展的跨行業、跨領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工業互聯網是個公共服務平臺,應以工業互聯網運營商為主體,采用聯合運營、區域運營等創新的運營機制,充分吸納、發展生態合作伙伴能力,推動面向行業和區域特色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孫丕恕表示。 據了解,目前,浪潮已推出M81工業互聯網平臺,并正為千余家大型企業、80萬家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服務。還聯合國內制造業龍頭打造了航天四院、云內動力等一批智能制造示范標桿,獲得業界廣泛認可。
推進工業互聯網建設發展新型制造業
隨著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提出,我國對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日益重視,并出臺了一系列推進工業互聯網應用和發展的政策和措施。 工信部9日召開了《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及推廣工程實施指南》研討會,與會企業、地方政府結合各自實踐提出了平臺建設及推廣中面臨的問題,提出了完善指南的意見建議。 “山東互聯網產業發展迅速,擁有信息技術制造、軟件信息服務、云計算等一批國字號創新基地,互聯網基礎設施在全國也處于第一方陣。”山東省經信委副主任廉凱日前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山東部分企業積極向互聯網工業發展,如浪潮集團發布了工業互聯網平臺M81,海爾則推出了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 廉凱表示,向工業互聯網發展可以解決傳統制造企業發展方向的困惑,而在這場傳統制造企業與傳統互聯網企業的博弈中,將誕生許多新業態、新模式,最終實現進一步釋放山東經濟活力的目的。 山東也出臺了《關于印發山東省“互聯網+”行動計劃(2016-2018年)的通知》等一系列推進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政策,到2025年新型制造體系基本形成。根據這些政策,山東規劃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和智能工廠建設,開展以用戶為中心的個性定制與按需生產,著力解決制造業長期存在的庫存和產能問題。 鼓勵企業利用互聯網或工業云平臺,發展企業間協同研發、眾包設計、供應鏈協同等新模式。重點推動裝備、汽車、家電等行業龍頭企業,加快研發設計、智能裝備、技術工藝、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的綜合集成,實現全流程信息共享、實時交互和業務協同。 據透露,到2018年年底,山東規模以上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將突破15萬億元;工業云平臺企業用戶達到1萬家以上。全省重點制造業骨干企業新產品研發周期縮短15%,庫存周轉率提高27%。大中型企業廣泛推行個性化定制、服務型制造、網絡化協同制造、智能化制造等新模式,小微企業全面普及電子商務,企業創新創造活力顯著增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