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報訊(記者 段海濤)據用益信托統計,截至3月2日,二月共有48家信托公司參與集合信托產品發行,共發行296款產品,環比下降53.24%,遭遇腰斬。二月的發行規模為734.02億元,環比驟降43.42%。 據分析,集合信托產品發行數量、規模的大幅下滑,一方面是由于二月份恰逢春節假期;另一方面,在目前嚴監管的背景下,信托公司在開展業務時更趨于謹慎。不過,未來隨著資管新規的落地,各家信托公司在逐步體會監管精神后將會加大各類集合信托的發行力度。 信托成立市場二月同樣慘淡,共有48家信托公司成立423款集合信托產品,環比下降33.78%;當月集合信托產品的成立規模為619.55億元,環比下跌45.84%,在去年底連續兩月的爆發式增長之后,今年開年連續2個月暴跌。用益信托表示,春節期間由于投資者的資金避險情緒提高,因此,集合資金募集因此也出現一定的困境。 從單個公司來看,二月中航信托成立產品數量最多,共計成立集合產品49款,其中,投向金融領域的產品高達30款,占比超六成。二月成立產品規模最大的則是光大信托,成立產品總規模為56.82億元,其中投向金融領域的規模就有37.47億元。收益率方面,二月成立的集合信托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7.36%,較上月上升0.09個百分點,通過數據統計發現,集合產品的收益率持續上揚的趨勢已經有半年了。 用益信托分析稱,由于現在市場上“缺錢”的現狀還沒有改變,資金成本上行的趨勢仍將延續。在規范表外融資、促進銀行回歸存貸本源業務的背景下,銀行理財資金很難配置信托產品,資金上有所收窄,因此信托公司資金來源比較緊張,預期收益率有所上升。 另一方面,二月產品的平均期限為1.61年,與上月相同時點統計得到的數據相比縮短了0.06年,產品流動性與上月基本持平。目前市場上的集合產品期限基本上都集中在一到兩年之前,這也正迎合了廣大投資者的心理預期。 從二月信托成立產品規模占比來看,投向實體經濟領域規模最大,占比達到48%,較上月上升9個百分點。可以預見在新的一年里,信托將會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支持實體經濟建設。其次是金融領域類產品,規模占比為達到28%,較上月下降9個百分點,在信托深度轉型中,金融領域始終是信托重要的轉型方向。基礎產業類信托成立規模下滑明顯,但是占比為10%,與上月持平。其他領域信托規模占比為10%,較上月同時點下降3個百分點。 據分析,本月投向金融領域的集合產品成立規模及占比下降較大,原因之一是目前證券結構化信托業務普遍收緊,此外,證券投資類的產品收益過于不穩定,也讓投資者有所顧慮。而二月房地產集合信托產品發行與成立則十分火熱,這與房企融資缺口較大、“資金饑渴癥”持續有關。房地產信托產品不僅收益率高,對于信托公司而言,也是利潤收入頗高的一類業務,這也是房地產信托目前仍然火爆的原因。不過,不斷抬升的融資成本,使得房地產信托的收益率水平水漲船高,因此需要付 出更高的代價來獲取資金。這也讓不少房企將融資渠道轉向海外市場,通過海外發債的形式來尋找“外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