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報訊(記者 時超)4月1日,中國銀聯網站發布公告稱,當前中國銀聯與微信支付已完成系統對接、聯調測試和生產驗證。即日起,中國銀聯面向收單機構提供微信支付條碼支付業務接入測試服務。同時,中國銀聯也做好了為其他機構提供轉接清算服務的準備。 “本月1日《條碼支付業務規范(試行)》等一批新規實施,條碼支付這一新興領域正迎來更為規范、嚴格的監管。清算業務的清理,正是重要的變化之一。”中誠顧問金融業分析師魏慶明對此表示,隨著清算業務集中到銀聯、網聯這兩大平臺,條碼支付市場的交易信息將更為明晰,支付機構之間的市場競爭也有望變得有序、可控。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央行早在去年12月1日下發《關于<條碼支付業務規范(試行)>的通知》時,就要求銀行、支付機構開展條碼支付業務涉及跨行交易時,必須通過央行跨行清算系統或者具備合法資質的清算機構處理。隨后,微信、支付寶等將接入銀聯的消息,迅速在業內傳開。 有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管理層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央行出手規范前,微信、支付寶等支付機構可以直接和商業銀行對接,實現與客戶、消費者的鏈接。市場都以微信等機構對賬信息為準,使得正規清算機構的核心樞紐作用被淡化,帶來詐騙、違規套現等風險隱患。 顯然,銀聯與微信的此次對接,也拉開了條碼支付清算業務格局“正本清源”的大幕。 銀聯4月1日的公告指出,中國銀聯與微信的合作,是按照《中國人民銀行關于規范支付創新業務的通知》等監管文件,雙方加班加點開展工作,才確保系統對接在政策規定的時間點前投產上線。下一步,中國銀聯也做好了為其他機構提供轉接清算服務的準備。 有業內受訪人士表示,除了并入銀聯外,還有不少支付機構完成了與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的對接。在這一背景下,支付機構的主要業務雖然不受影響,但在下一步的市場競爭中,或將受到更為及時、嚴格的管控,從而減少不正當、寡頭格局的出現。 魏慶明也認為,隨著微信、支付寶等支付機構清算業務的剝離,條碼支付行業在清算環節也將迎來更為嚴格的管控。
編輯:行者
[山東財經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請注明出處和作者,違者必究!。凡本網注明來源非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更好地服務讀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郵編:250014 電子郵箱:sdenews@126.com
備案號:魯ICP備09023866-44號 魯新網備案號:201000112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31-85196503 郵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