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就在幾年前,強勢發展北汽在自主板塊進行了大擴張,收購昌河,合資建立北汽幻速,自身的北京牌、紳寶牌產品不斷,憑借自主板塊的強勢發展,在那一兩年時間中,北汽與長安在第四的位置上膠著的爭斗,然而神話沒有持續多久,從2016年開始,北汽的自主板塊陷入了發展困境,至今都沒有走出來……在國內汽車業新舊技術和新舊勢力空前交鋒的動蕩局勢下,站在十字路口的北汽如何邁出下一步已成為無法避免的話題。

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北汽股份”,1958.HK)日前發布公告稱,擬將威旺業務與相關資產,出售給控股股東北汽集團及其附屬公司。這意味著,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在2017年12月宣布的針對威旺和昌河的業務重組將在資本層面落地。按照計劃,原屬北汽股份旗下的北汽威旺品牌業已正式并入昌河汽車,作為昌河汽車新能源汽車品牌,原有微車業務也隨之并入昌河汽車。
威旺的拆分和遷移,除了作為北汽集團在新能源板塊上排兵布陣的一部分之外,在資產層面另有含義。北汽股份相關人士表示,將威旺資產剝離上市公司,旨在提升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2017年,北汽股份(上市公司“北京汽車”)旗下三個燃油車自主品牌紳寶、北京、威旺系列皆出現下滑,整體毛利潤虧損26.8億元。其中,威旺銷量下滑52%,剝離定位較低的微車品牌威旺,成為改善上市車企財務表現的第一選擇。

雖然業界普遍認同北汽蘊藏著巨大的變革因子,但過去兩個月內,北汽最受關注的新聞并非來自業務板塊,而是高層的出走,先是李峰、然后是蔡建軍,北汽股份前管理和銷售一把手相繼跳槽至資本造車大鱷寶能旗下,徐和誼頻繁輪崗的用人制度也因此受到質疑。在國內汽車業新舊技術和新舊勢力空前交鋒的動蕩局勢下,站在十字路口的北汽如何邁出下一步已成為無法避免的話題。
自主板塊再遇挑戰
李峰的出走被認為毫無懸念,只是最先出現的版本是去蔚來資本,就在業界認為李峰就此告別汽車制造業時,近年2月份新消息傳來:原北汽集團黨委常委、北汽集團新技術研究院院長李峰加盟寶能,出任寶能汽車常務副總裁兼觀致汽車CEO。緊隨李峰其后,時任百度副總裁鄔學斌也宣布轉投寶能,擔任寶能汽車研發一把手,鄔學斌在跳槽至百度前,是北汽股份研究院院長、北汽股份副總裁,與李峰曾是搭檔。
一個月后,北汽股份副總裁兼銷售公司總經理蔡建軍也追隨李峰,辭去北汽職務,轉戰寶能。過去兩年中,李峰和蔡建軍是主管北汽股份自主品牌實際業務上的兩大主帥,兩位同時離開,對北汽的自主業務穩定性無疑是一大挑戰。而有消息稱,緊隨蔡建軍,北汽銷售公司副總經理陳思英的辭職報告也已經在走流程了,而其下一站也有可能是寶能,陳思英也是由北汽一手培養的銷售主管。

北汽在成為寶能造車“黃埔軍校”的同時,也不得不面對自身人才的流失。業內將這一流失歸于兩大原因,首先是北汽的高層變動過于頻繁,其次是其自主品牌的持續低迷。
自2017年初被調離北汽股份公司總裁一職,轉任北汽集團新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一職后,李峰的離開就被認為是遲早的事。2013年,北汽自主品牌首款中高級轎車紳寶正式上市之時,李峰告別如日中天的北京現代,被調任至北汽旗下自主板塊——北汽股份任總裁,此后三年間,北汽股份每次重要產品上市、重大戰略部署和負面新聞出現時,李峰都以負責人的角色出現,雖然北汽自主品牌持續低迷的表現,并沒有讓這份工作給李峰帶來太多成就感。2017年被徹底調離整車企業管理和汽車市場銷售管理業務,讓李峰斷了對北汽的留戀。

李峰的出走和鄔學斌當年的離開一樣,2013年、2016年和2017年,北汽連續進行了三次大規模人事調整,對外解釋為國企的三年輪崗制所需,但外界發現,這種輪崗呈現出將整車公司管理層和銷售業務高層調離實際業務,轉而從事研發、服務、零部件等崗位工作的趨勢,這種對企業一把手從實到虛的調整,外界習慣于將其稱為“架空”。
雖然沒被架空,但同樣沒能在北汽自主品牌上收獲成就感的還有蔡建軍,雖然身披“營銷干將”的光環加盟北汽,并“上山下鄉”來拓展渠道。但其設定的年銷50萬輛的目標至今仍遙遙無期。2017年,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為23.6萬輛,同比下滑48.4%。

對于艱難的北汽自主品牌業務而言,管理者的出走使其前景更添不確定性。北京汽車最新發布的財報顯示,2017年,自主品牌中,紳寶系列銷量為8.6萬輛,同比下降57.2%;北京系列銷量為4萬輛,同比增長45.3%;威旺系列銷量為8.6萬輛、同比減少52%,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2.3萬輛,同比減少52%。2017年,北京汽車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22.52億元,同比大跌64.62%。
調整已經勢在必行。現有的三大品牌系列中,紳寶定位高端,北京牌越野車走差異化市場,只有威旺以微車為主,對上市公司難有貢獻。事實上,早在2014年10月,威旺并入昌河的想法就曾經被提出來,但因為未知原因并沒有立即實行,把幻速和昌河合并也曾是備選方案,同樣沒有成行。

2017年年底,徐和誼親自在旗下昌河汽車的生產基地景德鎮宣布,北汽威旺品牌正式并入昌河汽車,并作為昌河汽車新能源汽車品牌,原有微車業務同時并入昌河汽車。同時,由于昌河汽車由北汽集團三級單位上升到二級單位,原北汽集團整車事業本部也將就此解散。
2018年3月23日,北京汽車在公告中稱,為了優化業務結構、資產配置,以及提高盈利能力,擬將威旺在集團內出售。北汽集團整車事業本部作為北汽集團二級業務單位,成立初期的定位是負責對除了北汽股份以外的昌河汽車、北汽越野車分公司、北汽(鎮江)汽車公司、北汽制造、北汽銀翔等企業實施管理。但隨著北汽業務的不斷整合,整車事業部也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但對于將威旺和昌河兩個都不景氣的整車平臺合并,能帶來多大的協同效應,業界仍持保留態度。
全面轉型電動化和智能化?
除了對威旺的調整,北汽旗下更多戰略計劃都處在懸而未決的狀態。作為整個北汽集團以及徐和誼本人最迫切達成的愿望,北汽形成旗下四家內地上市公司——北汽集團、北汽新能源、零部件平臺海納川、北汽福田的目標目前仍存在較大變數。

2017年10月,北京汽車發布公告,稱開始籌備A股發行上市計劃。但對于如何解決和已經在A股上市的福田汽車的同業競爭關系,目前仍未有新的進展,而隨著寶沃在新能源業務上的推進,這一矛盾將更加突出。
被外界認為最容易達成的其零部件平臺海納川的整體上市也至今仍尚未邁出下一步,今年初開始,作為海納川上市載體的渤海活塞(600960.SH)持續發布重大資產重組停牌公告,業界普遍預期,繼兩年前海納川將部分資產注入渤海活塞后,此次海納川此次有望實現整體上市。但董秘回復以及最新公告顯示,本次重大資產重組涉及的是海外收購業務。
目前有望最快達成的是北汽新能源的IPO,按照今年年初與ST前鋒達成的資產置換和股權重組方案,北汽新能源最快將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上市。按照該方案,北汽新能源將作價288.5億元注入上市公司ST前鋒,成為國內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新能源車企。

雖然傳統業務的融資計劃推進緩慢,但與北汽新能源的快速IPO一樣,北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上的投資讓業界頗為側目,截至2017年年底,北汽已經與百度達成深度戰略合作,深入鏈接百度的Apollo計劃和DuerOS產品平臺。按照雙方計劃,將以百度Apollo開放平臺與北汽集團車輛平臺為基礎,借助百度人工智能核心技術,于2019年前后實現L3級別自動駕駛車輛量產,2021年前后實現L4級別自動駕駛車輛量產。證券分析機構認為,如果該時間表能夠如期達成,北汽有望在智能汽車上獲得先發優勢。同時,北京汽車也與科大訊飛戰略合作,并將科大訊飛的車載系統和智能化配置到了現有紳寶量產車型中。
徐和誼在去年提出了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2020年在北京市停止自主品牌傳統燃油乘用車的銷售,到2025年在中國境內全面停止生產和銷售自主品牌傳統燃油乘用車。業界分析認為,以北汽自主業務為主,整個北汽集團已經在為向全面電動化和智能化的轉型做準備。這種準備除了在智能互聯領域的投資,還包括劃轉威旺等資產和業務層面的整合等。北汽位于順義的一塊基地在日前出售給了北京奔馳,用于包括新能源汽車在內的新布局。有消息稱,北汽威旺的黃驊基地和北汽鎮江工廠也已并入北汽新能源旗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