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Wind資訊發布一季度榜單,券商股權融資承銷情況浮出水面。
2018年一季度股權承銷排行榜顯示,華泰證券、中信建投、中信證券位居前三位;10家券商股權承銷金額超過100億元;華創證券等中小券商憑借財務顧問大單逆襲,躋身前十;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位列一季度承銷收入前三甲。
10家券商股權承銷過百億
進入2018年,隨著嚴監管推進,A股IPO速度有所放緩。Wind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股權融資總金額為5077.98億元,同比下降12.5%。
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股權承銷排行榜前十位分別是華泰證券、中信建投、中信證券、國泰君安(17.190, 0.00, 0.00%)、中金公司、國信證券(10.870, 0.00, 0.00%)、招商證券(17.520, 0.00, 0.00%)、華創證券、華福證券、申萬宏源(4.980, 0.00, 0.00%)承銷保薦。
▲數據來源:Wind
記者發現,與2017年全年前十榜單相比,今年一季度的排位情況發生了變化。其中,華泰證券由去年年底的第五位躍居第一位,今年一季度承銷金額為761.72億元;中信證券、中金公司分別滑落2個、3個位次。
▲數據來源:Wind
2018年一季度,共有10家券商股權承銷金額超過100億元。在這10家券商中,既有在股權承銷這一領域長期保持龍頭地位的大型券商,也有發展勢頭迅猛的“新貴”。
中小券商憑大單逆襲
與2017年相比,華創證券、華福證券兩家中小券商上升速度較快,分別由2017年底的第39位上升至第8位、由第43位上升至第9位。
以華創證券為例,一季度股權承銷金額為122.09億元,遠超去年全年股權承銷金額(74.5億元)。華福證券今年一季度承銷金額115.2億元,在去年全年承銷金額(55.31億元)的基礎上翻了一番。
記者發現,這兩家券商排名上升均得益于在定向增發領域完成的財務顧問大單。
2018年2月1日,作為財務顧問,華創證券幫助深天馬A(16.050, 0.00,0.00%)(000050.SZ)實施定向增發,募資規模111.09億元。2月6日,華福證券幫助恒力股份(14.970, 0.00, 0.00%)(600346.SH)實施定向增發,募資規模115.2億元。
從一季度券商主承銷收入排名來看,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位列前三甲。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3月28日,作為主承銷商,中天國富證券幫助長城科技(603897.SH)通過IPO首發募資7.88億元。其一季度主承銷收入0.59億元,排名第11位。此外,其在一季度獨立財務顧問排名中,躍居第三名。
記者獲悉,作為2016年底組建的投行團隊,中天國富證券有“小西南”、“小招商”的業內稱謂,因為其有大量骨干來自這兩家券商。中天國富證券董事長余維佳就曾是西南證券(4.400, 0.00, 0.00%)總裁。
▲數據來源:Wind
“不過,僅看一季度數據,還不能全面反映行業情況。券商每年股權承銷業務時間分布并不均勻,一季度排名有一定的偶然性。先發優勢足,業績開門紅,就可能排名靠前,但綜合來看,大券商增長會更為穩定!币晃粯I內人士表示,“雖有中小券商承銷金額排名暫時靠前的情況,但如承銷項目數量較少,則說明單筆承銷金額較大,能否形成常態依然有待觀望。”
嚴監管令承銷收入收緊
Wind數據顯示,一季度,新股發行速度大幅放緩,募集金額同比下降42.77%,首發家數同比下降72.59%。
IPO承銷方面,中信證券、華泰證券、中信建投和廣發證券(16.620,0.00, 0.00%)并列為IPO承銷數量第一,四家共承銷16筆,承銷金額分別為61.92億元、57.04億元、54.8億元和16.62億元。
Choice數據顯示,2017年整體券商承銷保薦收入達到149.84億元,相比2016年的89.03億元上漲68.3%。2017年整體承銷保薦費率平均為7.51%,比2016年上升了0.59個百分點。
廣證恒生分析,從保薦機構聲譽看,對于大型融資項目,承銷保薦商可能會用較低的費率吸引企業。這在幫助大企業融資的同時,也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吸引更多客戶,增加機構承銷保薦收入。
另外,廣證恒生還表示,從IPO業務本身看,一方面發行規模越大,每股分攤的承銷固定成本越;另一方面,由于較大的IPO項目存在規模經濟,會使得隨著發行規模增加,發行的平均費率下降。
此外,監管趨嚴,首發過會速度放緩,也給券商承銷收入帶來影響。
近日,證監會發布《證券公司投資銀行類業務內部控制指引》(簡稱《內控指引》),主要包括四方面要求:一是著力解決業務活動管控不足,過度激勵等導致投行類業務風險產生的根源性問題;二是突出投行類業務內部控制標準的統一;三是完善以項目組和業務部門、質量控制、內核和合規風控為主的“三道防線”基本架構,構建分工合理、權責明確、相互制衡、有效監督的投行類業務內部控制體系;四是強調投行類業務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華東某券商投行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內控指引》對接下來投行業務的開展將會產生影響。今年監管更嚴格,項目的過會難度也會增加,可能會對券商承銷保薦收入產生一定影響。而且接下來對照文件進行規范操作,預計要比之前付出更多的成本和精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