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国产_亚洲精品成人网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啪啪_久久亚洲欧美

經濟導報    原創    山東    公司    金融    山東國資    智庫    鷹眼IPO    熱點    好品山東    證券    消費    樓市
山東財經網 - 金融 - 五大國有銀行去年集體減員 部分銀行員工半數超40歲
五大國有銀行去年集體減員 部分銀行員工半數超40歲
加入時間:2018-4-3 9:22:55  來源:證券日報

    隨著中國銀行(3.880, 0.00, 0.00%)年報全新出爐,五家國有銀行2017年業績全部披露。年報數據顯示,五家國有銀行員工在境內銀行機構員工全部減少,其中工商銀行(5.960, 0.00, 0.00%)農業銀行(3.840, 0.00,0.00%)建設銀行(7.510, 0.00, 0.00%)減員都在8000人以上,中國銀行僅內地商業銀行機構員工減少96人,整體員工數量不降反增,交通銀行(6.160, 0.00, 0.00%)境內銀行機構從業人員減少了1259人。

  除此之外,在國有大行人員結構中,不少銀行超過40歲年齡員工占比超過四成,農業銀行41歲以上員工占比超過了63%,其中51歲及以上年齡的員工占比超過兩成。

  減員轉崗成常態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和金融科技的不斷發展,銀行自助設備數量不斷增加,銀行減員情況可想而知。

  中國銀行業協會近日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年末,共布局建設自助銀行16.84萬家,較上年增加7300多家;布放自助設備80.26萬臺,其中創新自助設備11.39萬臺;自助設備交易筆數達400.06億筆,交易總額66.13萬億元。

  2017年,多家銀行鋪開智能柜臺。所謂智慧柜臺是指,客戶可在銀行提供的智能設備中辦理多項非現金業務,包括開戶、簽約電子銀行、轉賬、結售匯、個人貸款、信用卡申請、理財產品簽約、貴金屬買賣等12個大項107個小項業務,覆蓋銀行柜面80%的非現金類業務,大大減少人力成本,柜員的職責被削弱甚至被取代。

  據銀監會網站顯示,2018年1月份至今約3個月,中外資商業銀行獲批關停的營業網點已近180家,其中銀行社區支行和小微支行占多數。工商銀行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末,其機構總數16888家,比上年末減少312家,

  在不斷減少的網點和不斷提升的離柜業務率面前,銀行減員成為常態。2017年,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減員分別為8701人、9391人和9861人,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在境內銀行機構數量也都均有減少。

  一名去年簽約某國有大行的畢業生告訴本報記者,該行招聘分管培生、通用崗以及柜員崗。其簽約的崗位是通用崗,本應該在服務崗、營銷崗輪崗,最后根據個人能力定崗,但是到支行后發現,新人全部都分到營銷崗且沒有輪值,營銷多少與實際績效掛鉤。

  事實上,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許多銀行都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將不斷加大營銷力度,縮減柜臺窗口,加大科技投入。銀行員工因為不能適應轉崗要求提出離職的也不在少數。

  某股份制銀行一線員工對本報記者表示,他所在的支行,一半柜員涉及轉營銷崗。以前柜員基本不承擔業務壓力,雖然每天工作11個小時,但是沒有心理負擔,轉崗后有業績壓力,許多人適應不了轉而辭職。

  “40+”員工占比高

  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的通知》,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在2021年-2030年增長速度將明顯加快,到2030年老年人口占比將達到25%左右。

事實上,不僅是客戶老齡化加劇,銀行員工平均年齡也在上升。在上市銀行中,國有銀行面臨的員工老齡化最為嚴重。建設銀行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末,共有員工352621人,較上年減少2.72%(另有勞務派遣用工4792人,較上年減少5.91%),需承擔費用的離退休職工為66099人。

  在職員工中,41歲至50歲的員工最多,有13.5萬人,占比為38.45%,51歲至59歲的員工有4.8萬人 ,占比13.7%。也即,建設銀行的員工中,有半數員工的年齡超過了40歲。

  農業銀行方面,41歲到50歲之間的員工有19.1萬人,占比39.2%,51歲以上的員工有11.9萬人,占比24.5%,31歲到40歲之間的員工有7.5萬人,占比15.6%,也就是說有超過六成的員工年齡超過了41歲。

  另外,中國銀行相對年輕化一些,41歲以上員工占比達到了40%,工商銀行和交通銀行則未披露相關數據。




編輯:luyi

 

 

[山東財經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請注明出處和作者,違者必究!。凡本網注明來源非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更好地服務讀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新聞推薦
 
·> 經導財評丨規范收費行為讓平臺經濟行穩致遠
·> 一周山東金融人事|17份行政許可公布,涉及工商銀行威海分行行長等
·> 低至0.01%!理財公司再掀“降費”潮
·> 一季度凈虧6.6億,小鵬汽車“押寶”AI智駕輔助
·> 出口額激增16.1%和15.2%!紡織魯企“出海”創新突圍
·> 山東金融管理部門聯合部署 推動一攬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 2025年山東能源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推薦目錄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新規落地!市場反應如何?
Copyright @ 山東財經網   地址:濟南市濼源大街2號 大眾傳媒大廈F24

郵編:250014    電子郵箱:sdenews@126.com

備案號:魯ICP備09023866-44號 魯新網備案號:201000112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31-85196503 郵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