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創造了許多奇跡,孕育了許多故事,讓人們直觀地感受到互聯網經濟的神奇。薇婭、李佳琦等頭部主播出現之后,戰績動輒以億計,讓人瞠目結舌。一眾名人、明星也就放下身段,紛紛加入直播帶貨的洪流中。
于是另一種故事發生了。有些名人、明星平日在其舒適圈里春風得意,處在一個較高的位置上,“向下看都是笑臉”。但互聯網的一大特征就是扁平化,誰還和你搞什么層級之分?如果不懂得帶貨技巧,不熟悉網絡生態,又帶著“我是名人”的倨傲心理,那么冷場總是難免的。
人們早就聽說了一大堆名人直播“翻車”的故事。最新的疑似“翻車”名人是汪涵。據紅星新聞報道,日前,“汪涵帶貨疑似造假刷單”的話題引發關注。網絡中流傳的朋友圈截圖顯示,11月6日汪涵“順德專場直播”中,有商家繳納10萬元開播費后,當天成交1323臺,退款1012臺,退款率高達76.4%。而且其他商家也有類似遭遇,導致店鋪收到了平臺虛假交易警告。
這事要詳細說呢,有點啰唆,簡而言之大概就是說汪涵帶貨場子有點冷清。但名人嘛,失金事小面子事大,所以就通過刷單造假敷一下老臉。當然了,汪涵簽約方銀河眾星否認了造假行為。
我們無意于糾纏汪涵是否刷單。但毫無疑問,名氣絕不是硬通貨,不可能成為大殺四方的通行證。在互聯網世界里,不少名人遭遇了冷場尷尬。對此,我不憚于背著落井下石的嫌疑,且說這其實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會令人對自己有更客觀的評價、更清醒的認知。
順便說一句,針對直播亂象,國家網信辦近日發布了《互聯網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正在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就包含打擊數據流量造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