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19日電 國新辦1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會上表示,目前所有貧困人口的收入水平都超過了脫貧標準。完全能實現一超過、兩不愁、三保障的脫貧目標。
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 來源:國新辦網站
有媒體問:今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情況如何?采取了哪些提升收入的措施?
歐青平介紹,貧困地區農民收入增長的情況是國家統計局在進行統計匯總和監測,目前據了解,第三季度數據還沒有出來。從上半年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情況看,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幅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這也說明這些年脫貧攻堅對推動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增加農民收入,發揮了重要作用。
歐青平稱,這些年在增加貧困家庭收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第一方面,注重發展產業。經過幾年的脫貧攻堅,貧困地區的扶貧產業有了長足進步,培育了一大批支柱產業。產業發展也為貧困家庭勞動力創造了很多就近就地就業的機會。
此外,在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吸納大量的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這也是他們增收的一個主要渠道。通過開設扶貧車間、支持扶貧龍頭企業、增加扶貧公益崗位等有效措施和手段,為貧困家庭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特別是那些弱勞力和半勞力的貧困人口創造了就業機會。
同時,加大社會保障力度。通過社會保障各方面政策的落實,減少貧困家庭的支出,比如說醫藥費的支出。還提高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為貧困家庭的增收帶來很大的政策優惠。
“應該說,目前所有貧困人口的收入水平都超過了脫貧標準。我們完全能實現一超過、兩不愁、三保障的脫貧目標。”歐青平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