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晚,一則“年輕女孩變潑婦拿刀維權”的視頻沖上微博熱搜,迅速引發熱議。據報道,該事件的原委是中國知名互聯網長租公寓“蛋殼”炸雷,年輕租戶被忽悠簽了房租貸,被驅趕出出租房后,還被要求償還貸款,因此與房東一家起了沖突。
網友評:如果不是被逼無奈,誰愿意這么失態。其實早在月初,就有媒體爆出“蛋殼公寓北京總部數百人維權,各地供應商集體討薪,現場爆發肢體沖突”的新聞事件。而這一系列事件的可悲之處就在于,同樣作為受害者的房東和租戶為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提刀相向,但對于主要責任方的蛋殼公寓平臺,除了道義上的譴責,我們什么都做不了。
蛋殼公寓于創設之初,自詡是傳統租賃市場的顛覆者,在蛋殼公寓執行董事沈博陽看來,長租公寓將會是一個誕生獨角獸級企業的市場。但是這個看似能夠完美滿足社會痛點和大城市打工人租房需求的創新項目,最終還是沒能經得住市場和時間的檢驗。據蛋殼公寓2020年財報數據顯示,公司僅第一季度凈虧損就達12.31億元,虧損估計正在一步步擴大。
其實,長租公寓的模式是極具理想主義色彩的,其先租賃,在二次裝修之后再租給住戶的運營模式太過于單一,而且巨大的前提成本投入會極大地降低利潤,這樣的模式顯然一旦失去強有力的資金支持,是很難維持下去的。而這樣糟糕的后果不應該由租戶和房東單方面去承擔。對很多漂泊在外的“打工人”而言,“996”的工作壓力已經讓他們心力交瘁,不堪重負,可如今連一個能夠寄存滿身疲憊的港灣都被無情地奪走。蛋殼公寓曾經給他們描述的美好愿景不僅無法付諸現實,這些可憐的年輕人還要繼續為這個錯誤償還貸款,這樣的結果確實讓人無法接受。
其實在互聯網公司大熱的當下,蛋殼公寓的遭遇并不是個案,公眾因此遭遇損失也不是頭一次。有心人不難發現,在國家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政府給了市場很大的自由用以保護創新項目和廣大創業者的創新機動性,這無疑從宏觀角度給了市場更多的自主權和最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管得松”不代表“放手不管”,商業創新不是資本騙局的借口,面對越來越多的問題和矛盾不斷涌現,國家也確實應該出手肅清市場亂象,完善審核制度,提高市場準入標準。創新創業是好事,大眾也愿意支持,但是一定是要以保證用戶合法權益為基礎和前提的。
大家同為“打工人”,只希望小小的“蛋殼”真的能給漂泊者一個安身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