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国产_亚洲精品成人网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啪啪_久久亚洲欧美

經濟導報    原創    山東    公司    金融    山東國資    智庫    鷹眼IPO    熱點    好品山東    證券    消費    樓市
山東財經網 - 看天下 - 演員片酬從1.5億降至5000萬,限薪令效果顯著?
演員片酬從1.5億降至5000萬,限薪令效果顯著?
加入時間:2020-5-22 9:16:26  來源:澎湃新聞

       網友們心心念念的限薪令,似乎開始奏效了?

  5月19日,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在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中透露,目前演員片酬降到了一部劇在5000萬元人民幣以下,現在播出的劇都是符合限定價格的,之前的一線演員片酬最高高達1.5億以上。

  此外,龔宇還提到,近期發布的聯合聲明還包括了一些更細節的內容,“不僅是對一線的演員,也包括了更細節的,制作方面一些就供應商方面的一些規范,非一線演員的一些片酬等等,大家達成了一些共識。”

  有關降低成本后愛奇藝的盈利問題,龔宇表示因為制作周期的原因,影響可能在明年甚至是后年逐漸顯著。

  政策限制,行業抵制

  限薪聲勢漸長

  在此前的《影院復工迎利好,可網友對這個行業還有四大誤解》一文中,我們曾經談過,廣大網友對影視行業的最大誤解,歸根結底還是演員群體過高的酬勞所致。

  隨著近兩年諸多限制演員片酬政策的頒布,終于從政策層面,對這一現象進行了有效遏制。

  近年的限薪令可追溯至2017年。2017年9月,中廣聯電視制片委、中廣聯演員委員會、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網絡視聽節目協會等行業組織聯合發表“限酬”意見,提出演員總片酬不超過劇目總成本的40%,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

  2018年,“陰陽合同”事件的披露再次將天價片酬現象暴露在民眾面前。2018年6月,中宣部、文化部、稅務總局、廣電總局、電影局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通知》,明確要求每部電影、電視劇、網絡視聽節目全部演員、嘉賓的總片酬不得超過制作總成本的40%,主要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

  緊接著,在上級部門頒布相關政策后,行業也發聲推進限薪聲明。2018年8月,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三大視頻網站、六大影視制作公司聯合發布《關于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業不正之風的聯合聲明》。在遵守《通知》規定片酬比例的同時,規定演員的單集片酬(含稅)不得超過100萬元,總片酬(含稅)不得超過5000萬元。

  2018年11月,廣電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綜藝節目也要遵循40%與70%的限酬標準,并重申了此前頒布的政策。

  2019年10月21日,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三大視頻網站聯合六家影視公司共同發布了《關于加強行業自律,促進影視行業健康發展聯合倡議》。倡議指出要營造自律、誠信、廉潔、節約的行業環境,抵制灰色交易;遵守合約,遵守職業道德,推動影視行業健康有序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今年2月,廣電總局下發了《進一步加強電視劇網絡劇創作生產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在電視劇網絡劇完成片審查階段,制作機構須將制作成本決算配置比例情況報告、演員片酬合同復印件,提交至省局備案。

  5月7日,三大視頻平臺再度聯合六大影視制作發表《關于開展團結一心共克時艱行業自救行動的倡議書》。在影視劇和綜藝節目制作的各個環節嚴把質量關,嚴格按照相關法規、合約中規定的范圍、標準和要求使用制作費用、資源,建立健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工作長效機制。加強演職人員在薪酬、排名、待遇等方面的管理,演職人員的薪酬包含所有勞務及按合約規定的其它費用,投資方不再為額外要求支付任何費用。

  細數近幾年發布的大大小小各類限薪政策,基本上已經囊括了電視劇、網劇、電影、網絡電影、綜藝等各類影視產品。無論在廣度還是深度上,都不難看出上級部門和全行業對于根治這種現象的決心。

  龔宇在此次電話會議上的發言,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限薪令的有效。但是,事情真的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嗎?

  限薪兩年后

  行業被重塑了嗎?

  在限薪令提上日程之前,行業內的天價片酬之風已經盛行許久。我們可以從一些財報數據中一窺端倪。

  根據《一路繁花相送》出品方領驥影視的2016年年報顯示,第一供應商為上海花花影視文化工作室(鐘漢良的工作室),交易額為5000萬。

  根據華視娛樂2017年6月13日發布的招股書顯示,孫儷及其團隊在《那年花開月正圓》中拿到的片酬為6048萬元;陳曉及其團隊在《那年花開月正圓》中拿到的片酬為2750萬。

  根據新麗2017年6月30日發布的招股書顯示,新麗傳媒與天津欣喜相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就電視劇《如懿傳》簽訂5350萬元的劇組勞務合同,約定欣喜相逢介紹邀請周迅出演《如懿傳》并保證周迅參演;與東陽橫店連俊杰影視文化工作室(霍建華在內地的運營實體)就電視劇《如懿傳》簽訂5071.7萬元的劇組勞務合同。

  根據華策影視2017年年報顯示,電視劇《凰權》倪妮(南京云鷹低飛影視文化工作室)的片酬是9800萬,陳坤(上海東申童畫文化傳播工作室)的片酬是6900萬。

  類似案例還有許多,在天價片酬時代,頭部演員出演一部電視劇動輒幾千萬的收入,在行業內根本不算罕見。當然,這并不代表演員高薪就是錯誤的,本質上還是市場競爭和觀眾選擇的結果。

  那么經歷了這次史無前例的限薪嚴管后,行業真的被新規重塑了嗎?

  俗話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普通民眾消費降級尚且肉痛,這些曾經手握千萬片酬的明星演員之中,總會出現一些陽奉陰違的“小例外”。

  2019年4月,電視劇《異鄉人》主控方紅圈影業發表微博稱主演楊爍拒絕履行限薪令,8750萬元天價片酬導致《異鄉人》劇組停工。按照備案,該劇共計44集,以8750萬總片酬計算單集片酬高達220萬,均超過了政策紅線。

  無獨有偶,2019年6月,網絡上有人曝光一組聊天記錄,聲稱演員王千源在劇集《七日生》完成全部拍攝,結清片酬乃至全部播出后,不顧限薪令要求,索要6180萬天價片酬。

  除了這些難辨真假的爭議事件外,行業內更常見的是一些變相增加收入的操作方式。

  例如知名演員靳東近兩年主演的《戀愛先生》《精英律師》《如果歲月可回頭》等電視劇的出品/聯合出品公司中,都出現了由他實控的浙江賢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的身影。前段時間熱播的孫儷主演電視劇《安家》,也有鄧超擔任董事長的橙子映像的加盟。

  限薪是手段,但很難是結果

  從內容方和平臺方角度來看,限薪令的意義毫無疑問是積極的。拍攝成本銳減,性價比提升,這是構建良性行業生態的必要條件之一。

  同時,平臺也找到了新的開源節流方式,紛紛開始布局藝人經紀業務,與腰部演員簽署分約。一旦簽署,演員將得到優先出演平臺籌備項目的機會,與此同時,包括片酬在內的一切收入,都將按照一定比例分給平臺。據一位演員在采訪中透露,這一比例大部分在30%以上。

  幾年之前,各大平臺競價購劇,不斷打破版權采購費天花板,演員片酬因此水漲船高。在內外多方壓力下,行業終于進入擠泡沫階段。從采買為主轉型為自制內容為主的視頻平臺也玩起了返璞歸真,大力推進限薪令的實行。平臺吃肉,內容方也順勢喝到了湯。

  當然,對于觀眾而言,目前的限薪程度還是遠遠不夠的。

  在一家主流媒體報道片酬降至5000萬以下的評論區,我們看到了這樣幾條精選評論。這幾位網友的聲音基本上也代表了大部分人的觀點——哪怕只是5000萬,在民眾眼中,仍然是嚴重溢價的結果。

  造成這種認知的原因很復雜。

  一方面,是很多觀眾對于演員職業的長期誤解,認為高片酬與演員付出的勞動嚴重不對等。

  另一方面,也是觀眾審美的轉變,如今觀眾對頭部明星的需求已不如從前。最典型的現象是,近幾年來流量失靈的現象愈發頻繁。去年暑期檔,流量明星鹿晗領銜的科幻電影《上海堡壘》慘遭滑鐵盧,最終累計票房僅1.23億元。

  換言之,很多手握高片酬的頭部演員,在觀眾心中已經失去匹配度。

  歸根結底,天價片酬的出現,并非誰的過錯,既是市場自然競爭的結果,也是觀眾審美的結果。只是,市場在轉變,觀眾的審美更是無時無刻不在進化,因此,到了這一時間點,天價片酬需要“退出”歷史舞臺。

  然而我們也要意識到,無論在任何行業,二八定律都會永恒存在。限薪之前如此,限薪之后亦然。




編輯:fujian

 

[山東財經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請注明出處和作者,違者必究!。凡本網注明來源非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更好地服務讀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新聞推薦
 
·> 經導財評丨規范收費行為讓平臺經濟行穩致遠
·> 一周山東金融人事|17份行政許可公布,涉及工商銀行威海分行行長等
·> 低至0.01%!理財公司再掀“降費”潮
·> 一季度凈虧6.6億,小鵬汽車“押寶”AI智駕輔助
·> 出口額激增16.1%和15.2%!紡織魯企“出海”創新突圍
·> 山東金融管理部門聯合部署 推動一攬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 2025年山東能源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推薦目錄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新規落地!市場反應如何?
Copyright @ 山東財經網   地址:濟南市濼源大街2號 大眾傳媒大廈F24

郵編:250014    電子郵箱:sdenews@126.com

備案號:魯ICP備09023866-44號 魯新網備案號:201000112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31-85196503 郵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