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日起,我國社保降費的相關措施正式落地,主要措施包括降低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高于16%的,可降至16%。
今年疫情下,為降低小微企業的負擔,又實施了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的政策。按照通知,今年2月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除湖北省外)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可根據受疫情影響情況和基金承受能力,免征中小微企業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繳費部分,免征期限不超過5個月;對大型企業等其他參保單位(不含機關事業單位)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繳費部分可減半征收,減征期限不超過3個月。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又表示,相關政策執行期限全部延長到今年年底。
如此,是否會影響養老金的按時足額發放?減免企業社保費又是否會影響未來個人養老金的發放呢?
對于這些公眾關注的問題,官方均作出了解答,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在3月份的一場發布會上介紹稱,去年實施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共減費4253億元,其中養老保險減費2915億元。這次實施階段性減免企業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繳費政策,將至少減輕企業社保成本5000億元以上,其中養老保險基金預計減收4700億元以上。
“這兩年養老保險方面連續出臺較大幅度的減、免、緩、降政策,難免有些同志擔心養老保險制度能不能持續,今后還能不能足額發放。在這里請大家放心,中央作出這一決策,是經過慎重考慮、反復測算的,而且還有周全的應對舉措,完全可以保障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也可以保障制度長期可持續,不僅能保當前,也能保長遠。”聶明雋說。
他同時表示,減免政策不會影響參保人員個人包括養老權益在內的各項社會保險權益。這次因特殊情況出臺的減免政策,特別規定了減免單位繳費部分,只要職工個人足額繳費,就不會減損個人權益。
據悉,截至2019年底,全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仍達5.09萬億元。董登新也對記者表示,由于養老金的給付由財政兜底,因此,即便我國進行大幅度的社保降費,也不會影響養老金的支付,養老金的正常增長也會得到保障,所以,只要國家信用不倒,養老金的支付不會有任何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