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市衛健委,6月11日0時至6月25日24時,北京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280例,在院280例。在積極防控的同時,北京這波疫情的病毒溯源工作也在同步進行。
6月26日,中國疾控中心網站公布了“6月北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進展”,其中披露了中國疾控中心對病毒來源的最新分析。

中疾控:為L基因型歐洲家系分支Ⅰ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布的“6月北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進展”,從2例確診病例及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環境采集的標本中獲得的3株病毒基因分析顯示,北京本次疫情流行的新冠病毒為L基因型歐洲家系分支Ⅰ,該毒株比當前歐洲流行同型毒株更“老”;可以排除由動物病毒外溢傳染人,也排除今年4月前北京本地傳播毒株或武漢流行毒株導致本次疫情。
疫情在新發地批發市場的傳染模式,推測主要為人與人之間直接接觸傳播和/或經物品表面污染的間接接觸傳播。
世衛組織:與歐洲新冠毒株密切相關
實際上,此前世衛組織也根據北京出現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做出了判斷。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6月19日,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北京出現的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已被上傳分享,顯示與歐洲新冠毒株密切相關。
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邁克爾·瑞安表示,目前有不同毒株在傳播,不代表疾病來自歐洲。很有可能的是,此次病毒由北京以外輸入,現在重要的是要確定何時傳入以及病毒傳播鏈,世衛組織很高興看到北京采取的高強度調查,以確保發現聚集性傳播的源頭。
北京疾控中心專家:初步判定與輸入性有關
此外,據央視新聞,北京市疾控中心楊鵬6月14日曾表示,“通過全基因組測序發現病毒是從歐洲方向來的,初步判定與輸入性有關。”楊鵬同時強調,北京新發地的病毒溯源還在進一步調查中,病毒到底怎么來的,還無法確定。有可能是污染的海產品或肉類,或者進入市場的人通過分泌物進行傳播。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疾控中心網站、央視新聞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