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佳是廣州人,在國企上班,因為疫情等原因最近去香港地區和日韓不方便。前段時間,她在海南買了一堆進口化妝品,總價8000元,比在廣州天河城便宜了將近3000元。
“我今年的額度已經用完了。”張嘉佳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說,“因為之前我還買過一個包包和兩件衣服。”
她現在最關注的問題是,海南離島免稅新政何時實施。
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下稱《總體方案》)給予了海南眾多優惠政策,其中一條是,放寬離島免稅購物額度,擴大免稅商品種類。免稅購物額度從現在的每人每年3萬元提升至每年每人10萬元。這相當于是20次香港購物的免稅額度。
這意味著,對于張嘉佳這樣的消費者來說,未來可以在海南購買更多的免稅商品。用張嘉佳的話來說,“購買的商品越多,省下的錢就越多”。
而對于海南來說,政協海南省委員會原常委、海南現代管理研究院院長王毅武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指出,離島免稅政策,能給海南帶來的,可是一大筆了不得的消費回歸收入。
業界普遍認為,該政策是國家給海南的一個“大禮包”。但這會在多大程度上給海南帶來“真金白銀”,還有待時間的驗證。
疫情沖擊銷售少了三四成
“各位如果到海南去旅游,建議大家多帶點錢,準備剁手吧。”6月8日,在國新辦舉行的《總體方案》發布會上,財政部副部長鄒加怡在談及海南大幅放寬離島免稅購物政策時說。
這種“準備剁手”的氣氛,從飛機降落海口美蘭機場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陽光海南歡迎您。關注離島免稅政策福利,憑6個月內離島憑證可享受……”近日當飛機降落海口時,第一財經記者收到了這樣一條來自海南省旅文廳的短信。
6月22日,第一財經記者來到海口美蘭機場的三亞國際免稅城提貨點。人們排著隊,等著領取提前在海南免稅官網上購買的商品。而在機場的各個免稅店里,人們則推著購物車,悠然地挑選商品。

“等到離島免稅額度調至10萬元時,我們(年內)可能會再來一次海南的。”一對來自內地的情侶這樣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這對情侶還說,如果不是受疫情影響,此時的他們,不是在日本就是在韓國。
盡管游客數量在逐漸復蘇,海口美蘭機場免稅店仍在承受疫情的沖擊。據記者目測,和往年此時相比,美蘭機場里的游客明顯少了許多。美蘭機場目前關停了一半的登機口,機場里的免稅店也由此關停了一半。
一間免稅店的服務員向第一財經記者提供了一個大概的數據:“和去年這個時候相比,我們的銷售額至少減少了三四成。”
為吸引消費者,免稅店進行了各種打折優惠活動,有的商品折扣低至3折起。一些商品上面,還擺放著紅色的提示牌,上面寫道:“買它,買它。”因為消費者較少,上述服務員說:“現在自己閑得慌。”

“我現在特別期待10萬元的免稅購物額度政策早點實施。”她笑著補充說,“這樣一來,客人可能就能買更多的商品,我的提成就多一些。”
與此同時,在《總體方案》發布后,海南當地媒體密集推出了相關的離島免稅解讀政策。
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政策,始于2011年。那一年,為加快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建設發展,國務院決定在海南省開展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試點。
該政策是指年滿16周歲國內外旅客從海南乘坐飛機、火車或輪船等方式離島但不離境,憑離島信息(航班信息、火車票信息、船票信息)和有效的身份證件,在實施離島免稅政策的免稅商店內付款,并由本人一次性攜運離島的稅收優惠政策。
政策自2011年實施以來,一共歷經了五次調整。最初規定每人每次免稅購物金額不超過人民幣5000元,隨后逐步提高免稅金額,免稅商品的品種也不斷增加。在此次《總體方案》新政推出前,最近的一次調整是在兩年前,將離島旅客每人每年累計免稅購物限額增加到3萬元,且不限次數。免稅政策適用的旅客范圍也在擴大。2011年,只有乘飛機離開海南本島但不離境的國內外旅客才可購買免稅商品,2017年,該范圍擴大至乘火車離島的旅客,2018年又擴大至乘輪船的離島旅客。
據記者從相關權威途徑獲悉,離島免稅購物新政很快將正式實施。那么它未來會給建設中的海南自貿港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未來可媲美香港
離島免稅政策一度為海南旅游提供了新的消費增長點。來自海口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自2011年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政策正式實施以來,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海關共監管銷售離島免稅品7200.1萬件,銷售金額達550.7億元人民幣,購物人數1609.7萬人次。
統計數據表明,2011年至2019年,海南免稅年銷售額由9.86億元穩步增長至136億元,2019年銷售額同比增幅超過三成;購物人數由2011年的48.36萬人次增長到2019年的384萬人次。
但如果對比韓國,海南有著明顯的差距。來自興業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游客赴韓免稅消費額就高達1058億元,其中普通游客消費額370億元。
此次離島免稅新政,或許能給海南帶來一些新的變化。“海南離島免稅限額提高,可以把中國游客到國外購物的積極性與消費力轉向海南。”王毅武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說。
“這個政策的針對性非常強。”復旦大學上海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研究員張湧認為,受到疫情影響,短期內中國人赴境外旅游會受到較大影響,而海南可以依靠離島免稅購物的政策,將中國人在海外“買買買”花掉的真金白銀引流回海南,這不僅可以促進海南的旅游消費,打造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同時還可以刺激海南進出口貨物貿易發展。
相關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出境旅游穩居世界第一位,中國公民出境旅游人數近1.5億人次,這一年,中國公民在國外的消費接近2萬億人民幣。
“這一次政策很給力,如果能夠繼續豐富商品種類,我認為未來可以媲美香港。”海南師范大學中國特色自貿港研究中心主任、海南省社科院簽約專家劉鋒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補充說,“如果能把這2萬億元的境外消費中的兩成引流到海南,那就是4000億元。”
目前海南的免稅品種只有38種,與中國香港和日韓甚至東南亞等地區和國家有著明顯的差距。業界普遍認為,豐富免稅商品品類,將更顯著地提升進店游客的購物率,從而提升前往海南游客購買免稅商品的轉化率。
離島免稅政策是支持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的重要舉措。在王毅武看來,海南要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意味著海南是一個覆蓋全島的免關稅大超市。“海南只要下大力氣把覆蓋全島的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好,建立一個世界上最大的、最好的、最便捷、最優惠的免稅大超市,海南的經濟騰飛指日可待。”他說。
一個現實的問題是:免稅政策,并非海南獨有;藍天白云、椰風海韻,也并非海南獨有。人們憑什么選擇到海南旅游和購物?
劉鋒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海南的旅游體驗性價比不高,物價和餐宿消費體驗等都有待提升,在旅游消費環境等方面,與日韓和東南亞一些國家比,還存在不小的差距。這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海南正在補短板。”
在劉鋒看來,離島免稅新政,僅僅是促進海南打造國際消費旅游中心的一個突破口。“國際消費旅游中心能否建成,還要看海南自身的營商環境和旅游消費環境打造得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