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打拼的快遞小哥李慶恒,被評定為高層次人才;網絡主播李佳琦被公示為特殊人才,即將落戶上海。人才的標準是什么?城市,又該如何吸引和留住他們?《新聞1+1》今日關注:杭州、上海:誰是人才?怎么定?怎么留?更多問題,節目采訪快遞小哥李慶恒、主播李佳琦;連線杭州市委人才辦常務副主任陳鍵;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振,為您解讀。
杭州市委人才辦常務副主任 陳鍵:當看到媒體關注李慶恒被評為高層次人才,其實稍稍有點意外,因為在我看來這是一件很平常,自然而然的事情。快遞小哥李慶恒中學畢業以后到杭州來從事快遞行業,通過自身努力,成長為一名省級技術能手,因而被認定為杭州的高層次人才。這也說明了,一個人才不管從事什么職業,不管在什么崗位,只要通過自身努力,在整個環境的幫助下,他都能夠成長為一個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才,也理應得到這座城市足夠的禮遇。這也是我們這幾年來在努力打造的,希望能夠形成一個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也能盡展其才的良好局面。我想快遞小哥李慶恒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說明了一座城市和人才的最好關系,就是共同成長,互相成就。
杭州的高層次人才的分類認定的標準其實是一個開放的體系,過去大家的認知,可能是以科技人才為主,但實際上這幾年也在不斷的修訂完善杭州的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的目錄,所以我們現在包括了科技人才,教育衛生人才,經營管理人才,技能人才、文化藝術人才以及一些其他人才。
像李慶恒這樣的高技能人才的占比,在所有的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的人當中超過了5%。在認定為高層次人才的人群中,有普通的護士,有農村適用人才,特別擅長種植苗木的也被評定為高層次人才。我們還有一位企業里的種樹工,甚至連李慶恒省級技術能手的頭銜都沒有,但是憑著他在生產實踐中發明的一種新工藝,每年能夠為企業節省一千兩百余萬元,所以也被認定為杭州的高層次人才。你還比如一些新領域的新群體人才,比如網絡作家,像大家比較熟知的南派三叔,也被認定為杭州市的高層次人才。
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王振:上海需要李佳琦這樣的人才,因為他從事的直播主持崗位本來是人才崗位,而且現在這個行當,不光上海,全國各地都很火熱,大家都在著力的培育壯大,我們需要這么一個直播主持人才。另外李佳琦對上海肯定是有貢獻的,而且是現在社會認同他。實際上人才的評價標準當中,最核心的就是不光有學歷學位支撐,很重要的是要對社會有貢獻,還一個最直觀的就是社會認同你。我覺得他就是我們上海很需要的人才,所以他拿到上海的戶口我覺得一點也不意外。
上海的現有的人才評價體系、緊缺人才引進目錄、重點人才引進培養目錄當中,可能覆蓋不到一些新興的行業和職業,或者新業態當中的一些崗位。這些崗位人才我們又是特別需要的,這種情況下,我們怎么來評價,怎么來引進?到目前為止可能還是比較多的用了學歷、職稱、職位,或者在上海工作了多少年,交了多少社會保險,交了多少稅,拿這些來做一個衡量標準的。但是也有一些人才是我們特別需要,可能用這些衡量標準評價不了,評價不出來的。所以在政策上就形成了“特殊人才”的概念,就是給有特殊技能的這些人才一個綠色通道。通過特殊人才政策,把他引進來,彌補上海的人才缺口。當然也在上海給這些人才提供更多施展才能、發揮作用的舞臺。
(每日經濟新聞整理自:《新聞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