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5日報道 外媒稱,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最新數據顯示,該國服務業擴張速度創下十年來最高水平。受此利好影響,中國滬深300指數創下五年來新高收盤點位。
據英國《衛報》網站7月3日報道,據媒體報道,財新/馬基特服務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繼在封城實施力度最嚴的2月跌至最低點后一路回升,這對滬深300指數起到了提振作用。
報道稱,服務業PMI從5月份的55升至6月份的58.4,達到2010年春季以來的最高值。指數超過50表明處于擴張狀態。服務業在中國經濟中的占比約為60%。一些分析人士表示,服務業表現強勁表明,北京新出現的新冠肺炎疫情對該國經濟復蘇負面影響甚微。
由中國頂級企業組成的滬深300指數3日上漲2%,收于4419點,創下2015年夏季以來的最高收盤點位。
瑞士銀行高級分析師伊佩克·奧茲卡德斯卡婭表示,對第二波疫情的擔憂并未對PMI產生實質性影響,這對于投資者來說是非常好的消息。
報道指出,這項指數顯示,繼外國需求出現增長后,服務業新增出口業務量自1月份以來首次出現增長。
野村公司最近已將中國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速預測值從1.2%上調至2.6%。
另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7月3日報道,據一項私人性質的中國服務業調查結果顯示,由于消費開支在擺脫該國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長時間實施的封城措施后出現反彈,服務業活躍度加速恢復。
財新/馬基特服務業PMI上個月達到58.4,創下10年新高。
發布這項調查的財新智庫的經濟學家王喆表示,指數回升表明中國服務業在加速復蘇。
此外,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7月3日報道,6月財新/馬基特服務業PMI創10年來最高。專家指出,受新冠疫情影響,年初中國經濟迅速下滑,隨后穩步恢復。中國經濟的明顯復蘇可減緩全球衰退速度,加快疫情后世界經濟恢復。
俄羅斯文明戰略中心分析師維塔利·沃爾奇科夫表示,出口急劇下降助推國內銷售增長。沃爾奇科夫解釋說:“因疫情和中美貿易摩擦影響,中國出口能力下降。美國是中國的重要經貿伙伴,但因貿易往來減少,中國現在不得不尋找新銷售市場。這需要時間,因此中國力求依靠提升國內消費彌補出口短缺。”
據財新數據,6月中國制造業PMI恢復年初水平,突破51關口。沃爾奇科夫表示,近幾個月中國制造業依靠政府刺激措施實現相對迅速的復蘇。沃爾奇科夫解釋說:“中國政府擁有強有力的金融工具,包括向企業發放廉價貸款促進發展的政策能力。2020年底前,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將開始逐步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報道稱,在一系列國家疫情加劇的背景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6月下調全球經濟預期。俄“外匯最佳”公司分析師伊萬·卡普斯強斯基強調,“中國是繼美國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因此中國GDP走勢在全球經濟指標中發揮巨大作用。如果危機后中國迅速恢復,也將影響全球GD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