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查涉事“隱形首富”頂風亂來,并從制度源頭堵住漏洞,亟待當地提上工作日程。
三年前,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問題被中央通報,聲勢和力度空前的問責風暴,開啟了祁連山史上最大規模的生態保衛戰?伞督洕鷧⒖紙蟆酚浾叱掷m兩年多的跟蹤調查發現,通報追責高壓之下,祁連山生態保護總體取得成效,但南麓腹地的青海省木里煤田聚乎更礦區非法開采并未根絕。大規模、破壞性的煤礦露天非法開采,正給這片原生態的高寒草原濕地增加新的巨大創傷,黃河上游源頭、青海湖和祁連山水源涵養地局部生態面臨破壞。
而經多方證實,制造這場生態災難的,是私營企業青海省興青工貿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興青公司”)。該公司董事長馬少偉號稱青海“隱形首富”,14年來盤踞木里礦區聚乎更煤礦,涉嫌無證非法采煤2600多萬噸,獲利超百億元。
這14年間,雖然歷經多次環保執法和督查,雖然有2017年那場空前的祁連山環境問責風暴,但都沒有遏制住盜采的瘋狂。
那如此瘋狂盜采,為何一直沒有得到徹查?從相關報道看,該公司的確很善于偽裝,比如他們的盜采都打著修復的名義掛羊頭賣狗肉,當地人士稱之“邊修復、邊破壞;小修復、大破壞”。遇到上級檢查,臨時停產,并將采煤機械設備全部轉移到渣山整形工地,將礦體和挖出的煤炭或用土掩蓋,或用綠色蓋土網予以覆蓋,看似綠色草坪。檢查人員一離開,立即恢復作業。這種躲貓貓的做法,的確增加了監管的難度,麻痹了不少人的判斷。
但要揭穿這樣的“躲貓貓”游戲,并非不可能。畢竟興青公司的非法盜采,并非小打小鬧,這么大規模的采掘作業,哪可能完美掩蓋?更何況,既然是“生態修復”,肯定要進行定期的考核和評估,如果不是考核評估走過場,“假修復,真盜采”又怎能得逞?
顯而易見,大規模非法盜采,竟然在監管眼皮子底下發生,無論如何是說不過去的。其中,顯然有著不少疑點,比如,興青公司哪來的神通,能提前得到上級部門前來檢查的消息,預先做好功課?比如,這家沒有煤礦開采資質,而且劣跡斑斑的企業,是怎么拿到礦山修復資格的?比如,公司董事長馬少偉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們的生態修復甚至“得到省政府肯定,作為生態恢復治理樣板,經驗在木里礦區推廣”,如此荒謬的樣板,又是誰評定授予的?
習近平總書記對祁連山生態破壞問題高度重視,曾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抓緊解決突出問題,抓好環境違法整治,推進祁連山環境保護與修復”。
那此次曝光的祁連山非法采煤,14年從未停止,獲利高達百億,究竟為何有底氣頂風亂來?不得不令人心生疑慮。通常而言,生態失守背后是有人失職,故而,徹查非法盜采背后的利益鏈條和監管失職瀆職,理當是未來重要的調查方向。而在嚴查涉事“隱形首富”頂風亂來的問題外,如何在制度源頭堵住漏洞,向“掛羊頭賣狗肉”的生態修復說不,也亟待提上日程。
□于平(媒體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