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無錫警方破獲了一起網絡販賣快遞單號案件,兩名犯罪嫌疑人在兩年時間里,販賣了約6億條快遞單號。
一起詐騙案引出網絡販賣快遞單號案
據央視財經報道,今年4月,無錫的林先生在網上購買了一臺手機,錢給了但是手機卻沒有收到。“花了5000塊錢,等快遞單號到了,我問快遞公司什么時候送過來,快遞公司說沒有,那個是空包。”林先生說。
快遞單顯示已經發貨,快遞公司解釋是個空包,此后商家也找不到了,林先生向警方報案。警方調查發現,這個快遞單號不是偽造的。
江蘇無錫市公安局梁溪分局網安大隊民警張亞:這種快遞單號在網上能夠查到物流信息,其實沒有任何包裹。
林先生遇到的是典型的網絡詐騙案件,此案目前仍處于偵辦之中。
但通過此案,警方注意到了林先生提供的快遞單號,在追查此快遞單號時,結果在網上發現此類的空包竟然多達上億個。大量空包單號都指向了廣東的王某和廣西張某。
警方調查發現,廣東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控制著兜售空包的網站1600余個,廣西的犯罪嫌疑人張某實際控制著1000余個兜售空包的網站,兩人經手販賣的快遞單號超過了6億條。
警方介紹說,空包通常用在網店刷交易量時使用,在沒有商品交接的情況下,完成網購的流程,也就是俗稱的刷單。不過警方調查發現,倆人販賣的快遞單號可不僅僅使用在了網店刷單上。
江蘇無錫市公安局網安支隊民警管力超:我們經過深入研判,發現大量空包單號被用于跨境網絡賭博的資金結算上了。
警方對空包單號進行核對發現,這6億條快遞單號大量出現在了兩起跨境賭博大案中。6月初警方決定收網,從15個城市抓獲40多名涉案人員,凍結涉案資金2000余萬元、房產23套。
辦案民警調查確認,一些快遞公司參與了售賣空包的行為,而一些電商平臺也暴露出管理漏洞,警方提醒相關行業企業要采取必要措施,堵塞管理漏洞。
警方目前已經約談了涉及此案的9家快遞公司相關負責人,要求他們加強內部管理,禁止再銷售空包單號。
真泄露快遞信息5毛一條
據北京晚報此前報道,業內人士小白表示,公開售賣快遞單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在網購過程中,從賣家到買家的環節眾多,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出現泄露。為了幫助淘寶賣家湊銷量,網上甚至有公開售賣快遞單號的行為。
記者登錄了一個單號網,該網站擁有海量快遞單號,地域范圍涵蓋全國,涉及幾乎所有的快遞公司,而且每天都在更新。花費0.5元,就能購買一條快遞單號。記者嘗試了幾次,并使用快遞公司官網查證,發現這些單號全部真實。通過單號,可以了解快遞的發貨地、收貨地、實時狀態。但不顯示收貨人手機號,顯示收貨人姓名也很少。
小白透露,在2017年之后,多數快遞公司開始采用“隱私面單”,對客戶信息做了保護,“但不是所有快遞都在用隱私面單,因為這涉及硬件和時間成本。”
公開買賣的單號很難查到收貨人手機號,還有別的辦法嗎?有。2017年,湖北荊州發生一起案件,11名快遞員工盜取、泄露1300余萬條公民信息。2018年,一起黑客非法入侵竊取公民信息近1億條的案件被曝光。2019年,江蘇南京某快遞公司內鬼勾結外部人員,涉及泄露約50萬條公民信息。這些信息都已經或打算被用來進行精確的詐騙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