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旅游時,
很多人都用過收費公廁
這本無可厚非,
但要價500甚至3000元
就有點令人難以置信了!
近日在甘肅敦煌
有網友爆料稱
某景區驚現“專坑游客公廁”

據網友發布的視頻顯示
由于公廁建在沙土上
有游客為了上廁所
車輛不慎陷入沙里
欲拖車只能出高價拖車費
請附近沙漠項目店家幫忙
而其他游客熱心幫助
卻遭店家粗暴阻攔


工作人員聲稱:
“我這個地方
不是說誰想來拖就來拖的
你有救援證沒有?
我們公司有我們公司的規定”



事發于G215國道
阿克塞至敦煌段(屬敦煌管轄)
據了解
之前曾有多位游客在此遭遇“陷阱”↓↓↓

14日下午
@敦煌發布作出回應
稱已成立由執法、文旅、
公安、自然資源等部門
組成的聯合調查組
調查相關情況
有進展會及時發布
敦煌文旅局也表示
將聯合綜合行政執法中心
對事件進行核實并處理

晚上九點左右,@敦煌發布 再次更新進展稱:目前涉事企業已停業整治;敦煌市公安局已收集相關證據,依法傳喚涉事人員,其他相關問題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9月15日,據@敦煌發布,涉嫌強迫交易犯罪的5名嫌疑人已被抓獲,其中兩人已被刑事拘留,案件還在進一步偵查。

#專坑游客的公廁#也引發了網友熱議

有人“拆穿”稱
“細想一下為什么車在這里會陷下去,還剛好有救援車”
“這明明就是個局”




一些網友則認為
“阻止別人救援,有敲詐勒索之嫌”


8天超長假期即將到來,
很多人都準備好和家人一起享受愜意的假期時光,
然而,旅行中的陷阱卻讓人望而卻步。
這份“避坑攻略”請提前了解一下!

陷阱一:偽特產、偽小吃
偽特產、偽小吃是消費者最容易遇到的旅游陷阱之一。網上曾流傳一個《不推薦指南》:北京人不推薦南鑼鼓巷,上海人不推薦城隍廟,廈門人不推薦鼓浪嶼……在這些城市的小吃街上,總有一些打著“正宗”“特產”“老字號”的門店,卻賣著魷魚、烤翅等食物,讓游客誤以為是本地特產或小吃。景點周邊賣特產的商圈中,鮮花餅、牛肉干等都是常駐產品,銀飾、玉器、珍珠、貝殼等物品,在全國各地都很多見,不建議在旅游區購買。
陷阱二:山寨景區
山寨景區往往沒有任何觀賞價值,通過夸大宣傳,配合黑導游、黑車司機拉客。比如,西安就曾出現令人啼笑皆非的秦陵地宮、世界八大奇跡館、鴻門宴遺址。這些景區呈現的諸如蠟像做的秦始皇棺樽、“雙眼皮、紅嘴唇”秦始皇陵兵馬俑、四羊方尊、法老胡夫棺槨等歷史文物讓人哭笑不得。
陷阱三:花招百出的強買強賣
強買強賣在各個目的地都衍生出不同的版本。馬蜂窩建議,游客遇上兜售類似小商品,或以各種方式“免費”贈送光盤、小禮物的人,都不要和他們對視,也不要觸碰他們都商品,這樣就能避免上當。
陷阱四:“算卦”、“解簽”、“捐功德”
一些著名的宗教場所附近常常有不少假信徒擺攤“算卦”“解簽”,如果這些場所附近有人免費贈送香火和小物件,游客不要隨便接受,接受之后很可能被索要錢財。
陷阱五:拍照收費陷阱
在旅行中,“拍照”也可能遇到消費陷阱。出門在外遇到這類情況,要擺手拒絕,不要隨意搭訕。
陷阱六:賭博游戲
避免上當的法門,是遠離類似的賭博游戲,不要貪圖地攤上的小便宜。
北京日報、@敦煌發布、廣東公共DV現場、新華網、央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