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市民開始前往商場、農貿市場置辦年貨。在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一些市民對該如何置辦年貨產生了疑問,前往農貿市場、商場,怎樣做好防控工作?購買冷鏈食品是否安全?近日,記者就以上問題咨詢了雅安市疾控中心相關工作人員。他們指出:疫情下的“置辦年貨”要有“防疫情懷”(1月6日《雅安日報》)
關于如何置辦年貨,很多地方都發布了消費提醒和安全倡議。比如,江蘇省就對全省市民發布了一個倡議,倡議的內容可謂語重心長:置辦年貨時,不購買來源不明的進口冷凍食品,不從中高風險地區、國(境)外網購、海淘物品;接收快遞包裹之類的年貨時,要佩戴一次性手套,打開貨物前對其包裝用酒精消毒;不接受中高風險地區所在設區市親朋好友的年貨快遞。
春節“置辦年貨”是風俗習慣。勞累了一年,奔波了一年,付出了一年,我們總是想用“置辦年貨”的方式來好好犒勞一下自己,總是想用“置辦年貨”的方式表達對幸福過往的回望,對美好未來的祝福。應該說,“置辦年貨”的習俗是美好的。但是,我們也需要看到的是,這是一個“特殊的春節”,“特殊的春節”需要我們有“特殊的情懷”。因此,在“置辦年貨”的時候,就需要多些“防疫情懷”。即便是疫情的低風險地區的市民,也不能有僥幸心理,老話說的好,小心駛得萬年船,就是這個道理。對于疫情防控來說,“多重視”都“不過分”。
我們在“置辦年貨”的時候,要按照疫情防控的需要,要按照疫情防控的指南行動。市民自身應該積極主動采取防疫手段,例如提前列好購物清單,減少逗留時間,盡量使用電子支付;主動配合接受體溫監測、健康碼查驗等措施;進入商超菜市,要全程佩戴口罩,盡量與他人保持1米的安全距離;注意個人衛生習慣,避免用臟手觸摸眼鼻口等部位,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手帕或手肘、衣襟掩住口鼻;切勿隨地吐痰;接觸電梯按鈕、扶梯、門把手等公共物品表面后,注意洗手或手消毒;錯峰進入商超菜市等公共場所。
冷凍食品存在較大風險。市民如果要購買冷鏈食品,務必要前往正規的超市或者市場,并按照超市或市場的相關防疫要求做好防范;不要采購沒有明確來源信息的冷鏈食品;由于情況特殊,對于“海淘”要做到“能不買就不買”。“置辦年貨”也要堅持“適可而止”,不要過度囤積,既浪費還沒有多大意義。
“特殊的春節”需要市民都有“特殊的情懷”。“置辦年貨”要聽科學的話,聽專家的話,聽防控的話,不讓“置辦年貨”變成“花錢買禍”。當然,有關部門也要把好市場關口,做好消費場所防疫措施,給市民營造好的“置辦年會”的環境,盡量降低“置辦年貨”的風險隱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