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20年,全民扛起直播帶貨大旗,直播準入門檻似乎也越來越低。喜歡看帶貨直播的人不難發現,一場直播往往就是一出“大戲”,劇本、演員、導演、燈光、攝像等一應俱全。
在某些電商平臺搜索“直播劇本”“直播話術”等關鍵詞,關于劇本訂制服務的店鋪隨處可見。從聚人、催單到逼單,一套包含“帶貨話術”等在內的電子素材,最低只需19元即可。就連直播帶貨出現的“失誤”,比如“標錯價格”等劇情,也有專門的“老師”予以指導,“包學包會”。
提起“劇情化”帶貨,“江南皮革廠倒閉了”堪稱祖師爺級的“話術之王”。這是什么梗呢?大約在2013年前后,全國大街小巷賣皮具的地攤都會用大功率音箱循環播放這么一段話——××皮革廠倒閉了,無良老板吃喝嫖賭,欠下了3.5個億,帶著他的小姨子跑了。我們沒有辦法,拿著錢包抵工資,原價都是100多200多300多的錢包,統統20元……不得不佩服這一劇本的原創者,寥寥數語抖出巨大信息量,讓路人慷慨解囊之余,還賠上一把同情淚。想不到今天,類似橋段又被搬進直播間,用于帶貨(“賣慘”是直播帶貨的套路之一)。
所謂的“話術”,就是“說話的藝術”。一種富有創意、讓消費者有好感的話術,能夠極大地刺激人們的消費欲望,是帶貨直播不可或缺的元素。一個擅長話術、善于搞氣氛的主播,讓粉絲在開心之余掏錢,總比那些只會在直播間里擺商品、報價格、讓粉絲“買買買”的要好得多。可以說,每一位成功的帶貨主播,都是話術高手。運用話術直播帶貨沒有錯,錯就錯在,有的人把騙術當話術,帶貨把人帶到“坑”里。
比如說,在某場帶貨直播中,主播突然說同事“上錯了價格”,央求著大家別拍了,很多人覺得撿了便宜,于是便瘋狂地搶購……事實上,這只是“直播劇本”的橋段,用來引誘貪小便宜者上當而已。其中的話術,就是典型的騙術,和“賣茶女騙局”并沒有什么區別。直播帶貨、線上交易,與實體店做生意,只是場景不同,本質都是一樣的,都要講誠信,以誠待客。我們常說,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事關消費者權益,哪怕是線上交易,騙客宰客也不為法律法規所容。個別電商平臺也開始反感這種操作,出臺相關規定,對“劇本或演戲炒作賣貨”說不。
直播帶貨要話術,不要騙術。騙客帶貨為人們所不齒,亦非長久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