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河海大學研究生院發布公告,125名博士研究生被予以退學處理。近期,多所高校發布“博士、碩士研究生被予以退學處理”的相關公告。1月11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研究,對6名2012級的博士生不再保留學籍,按退學處理。1月18日,武漢科技大學研究生院發布公告,多名博士、碩士、在職碩士研究生被予以退學處理,其中含3名博士研究生。
在人們的潛意識里,中國的大學向來都是“難進易出”,只要拿到了“錄取通知書”這塊敲門磚,文憑彷佛已經在手。而近期高校的一系列措施讓人為之一振。與處理惡性事件的違規違紀不同,一次性清退125名博士生,處罰之堅決,沖擊著人們固有的傳統觀念。
首先,筆者對高校的決定表示尊重。任何一所高校進行人員清退這樣的重大舉措時,絕不會是空穴來風。本次河海大學依據《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第五十五條、第五十六條以及《河海大學研究生學籍管理辦法》來做出決定,條分縷析,清晰明了,不摻雜感情因素與主觀色彩。所以被清退的學生身為博士,展現出的是怎樣的學習生活狀態,是值得我們反思的焦點所在。
本次河海大學并未詳細公開125名博士生每個人具體被清退的原因,在此也不妄加判斷,而先前諸多高校清退學生主要原因為:成績不符要求或未能按期完成學業。歸根結底,原因就在于其未能適配如此優質的教育資源,才不配位。而這樣的規定政策是早已告知過學生的,至此境地,只能說是學生咎由自取。
博士,作為高等教育內的最高學位,應該是求學者卓越的追求目標。同時,博士享受著充沛優質的教育資源,所以沒有理由懈怠。高校接連對博士生的發展嚴格要求,展現出肅正學術風氣的堅定決心,也是側面對其他就讀的博士生的警示。
大學,理所應當是社會中最專心,最純粹的學術場所,也是國家與民族至高知識水平的殿堂。可近年來,一些學術造假事件的發生,一次次地叩問大環境下高等教育的學術風氣。令人欣慰的是,許多高校意識到了問題所在,國家政策也提出合理為大學生“增負”的制度建設。無論如何,讓大學生走出校門能夠扎實地學到一身本領,讓象牙塔的學術之風回歸原本的純粹,是我們共同的期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