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国产_亚洲精品成人网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啪啪_久久亚洲欧美

經濟導報    原創    山東    公司    金融    山東國資    智庫    鷹眼IPO    熱點    好品山東    證券    消費    樓市
山東財經網 - 看天下 - 海航拉開破產重整序幕,巨無霸能否重回巔峰?
海航拉開破產重整序幕,巨無霸能否重回巔峰?
加入時間:2021-1-30 10:24:44  來源:第一財經

1月30日,海航集團旗下三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被申請重整——海航控股(600221.SH)、海航基礎(600515.SH)、供銷大集(000564.SZ)均被債權人以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法院申請對公司進行重整。

其中,海航控股連發六份公告,內容涉及控股股東、重要股東被申請重整;債權人申請公司重整;主要子公司被申請重整,以及海航控股關于上市公司治理專項自查等重要內容。

同時,海航控股發布了2020年業績預告稱,預計2020年度凈利潤預虧580億~650億元。

1月29日下午,海航集團發布稱:“我集團收到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出的《通知書》,主要內容為:相關債權人因我集團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申請法院對我集團破產重整。”

海航集團最終選擇破產重整并不意外。“近年來,受到流動性風險和疫情疊加影響,海航集團出現經營困難、流動性枯竭、人員流失等嚴重問題,隨時面臨崩盤風險。”有接近海航集團的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此外,第一財經記者從權威渠道獨家獲悉,過去一年,“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下稱“聯合工作組”)進駐海航集團,全面參與經營管理,積極協調各利益相關方,及時穩定了局面,但由于海航集團債務規模過于龐大,僅靠海南省力量難以從根本上化解其危機。在海南自貿港建設大背景下,有效整合社會各方資源,對海航集團實行法治化、市場化破產重整,將成為推動其涅槃重生的最佳方式。

自2017以來,海航集團就開始了一場漫長的自我拯救之路,但過程困難重重。為此,海航集團主動向海南省政府提出了實施救助管理的請求。2020年2月29日,由海南省政府牽頭會同相關部委和機構共同成立了聯合工作組,進駐海航集團,全面協助、全力推進風險處置工作。聯合工作組根據盡職調查結果,參照國內大型企業或金融機構風險處置的做法和政策,按照法治化、市場化原則,整體處置風險。

一年之后,海航集團風險處置方案終于落定,破產重整之路即將開啟。“破產重整是企業拯救和重生程序。”相關律師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說,“破產重整不等于破產清算,破產重整不僅能挽救公司自身,還能維護廣大債權人、公司職工以及眾多中小股民的利益。”

那么,破產重整之后的海航集團能否涅槃重生?

工作組進駐這一年:摸清風險底數,結果超出想象

在海航集團發布破產重整公告之前,1月22日,海航集團官網發布的一則公告,已經釋放了其即將進行破產重整的信號。

根據公告,聯合工作組目前已經完成盡職調查工作,按照“法治化、市場化”原則,制定了風險處置工作思路和方案,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公告還稱,為更好地開展下一階段風險處置相關工作,顧剛已辭去海航集團董事及執行董事長職務、任清華已辭去海航集團董事及聯席首席執行官職務。但顧剛、任清華擔任聯合工作組職務不變。海航集團將在聯合工作組的指導下,在各方的支持下,繼續全力以赴推進海航集團風險處置的實施工作,妥善做好海航集團風險處置工作。

就在一年前的2020年2月29日,海航集團發布公告稱,為有效化解風險,維護各方利益,應本集團請求,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牽頭會同相關部門派出專業人員共同成立了聯合工作組。聯合工作組組長由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顧剛擔任,常務副組長由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任清華擔任,顧剛和任清華還同時被聘任進入海航集團的董事會,分別擔任公司的執行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

當時,有權威知情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進駐后,聯合工作組的主要任務非常明確,就是確保航空安全,摸清風險底數,進行下一步債務和資產處置準備。

“進駐之后,聯合工作組發現,海航集團已經資不抵債,而且窟窿越來越大。”近日,一位接近聯合工作組的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以債務為例,截至目前,海航集團尚未公開披露最新的資產和債務情況,但根據海航集團的發債公告統計,截至2019年上半年,海航集團仍有7067.26億元債務。

在30日披露的《關于上市公司治理專項自查報告的公告 》中,海航控股稱,經自查,發現公司存在股東及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未披露擔保、需關注的資產。

進駐后,海航集團內部存在的一系列問題,超出了聯合工作組的想象。“如不進行破產重整,持續增多的債務將徹底侵蝕海航集團的經營基礎,不僅債權人利益將遭受嚴重損失,甚至還有可能引發區域性金融危機。”接近聯合工作組的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過去一年,加班加點是聯合工作組的常態,加班到凌晨是常有的事。”接近聯合工作組的知情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說。

而正是多方在過去一年的不懈努力,為此次海航集團進入破產重整程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進駐海航集團一年之后,聯合工作組交出了一份很不易的答卷:穩定海航集團的運營和員工/債權人等各方的信心,讓海航集團從隨時面臨崩盤邊緣回到正常經營,為進入破產重整程序創造機會;摸清海航集團底數,為進入破產重整程序奠定基礎;在多方的支持下,與債權人、債委會,以及更多中小債權人一起,制定了海航集團風險處置方案,并獲得了絕大部分債權人的認可和支持。

就在聲明發布前夕,顧剛給集團近10萬名員工寫下了“一封家書”,他提到,“我們這么辛苦制定的方案,目的不是破產,而是重整。”

有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當前國內環境下,市場對企業破產重整認識不全面,以至于“談破產色變”。破產重整并非破產清算,它是指專門針對可能或已經具備破產原因但又有維持價值和再生希望的企業,在法院的主持和利害關系人的參與下,進行業務上的重組和債務調整,以幫助債務人擺脫財務困境、恢復營業能力。

破產重整程序的目標是使破產企業的債權人公平受償,讓企業重生,避免遭受清算。以全球知名企業日本航空集團為例,在2010年申請破產重整后,不到一年就實現大幅扭虧為盈,3年時間完成重新上市,再次回到世界500強行列。

相關資料顯示,經不完全統計,自《企業破產法》2007年實施以來,截至目前,全國已先后有76家上市公司進行破產重整并且重整成功。

1月25日,海航集團官網掛出的一則消息顯示:當天,聯合工作組組長顧剛主持召開2021年度第5周安全生產經營例會,會上,結合海航當前整體風險化解工作,顧剛說:“海航整體風險處置方案正逐步落地,但依然要正視風險,大家要有化解風險的必勝信心,又不要盲目樂觀。”

法治化、市場化的重整過程

有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在海航集團的重整程序中,各方將在法律的框架內展開工作,統籌安排債務重組、股權重組、資產業務重組、管理重組,促進海航集團恢復持續運營及盈利能力。

第一財經記者從相關權威渠道獲悉,通過破產重整,將依法對海航集團的全部債務作出妥善處理和安排,綜合通過現金清償、留債展期清償、股抵債、信托份額抵債等各種方式化解海航集團的債務風險,把海航集團的債務規模降至其可以承受的合理范圍內。

此外,進入重整程序后,將按照法治化、市場化的原則引入有實力的、與海航集團業務匹配的、擁有先進管理理念的戰略投資人。“化解債務只是解決當前的生存問題,引入重整投資人是解決海航集團未來發展、活得更好的問題。”有相關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實施重整完畢后,海航集團體系內上市公司將繼續維系上市資格,消除對資本市場潛在的重大動蕩,全體中小股東的利益得到保護,未來有望獲得更有價值的回報;全體債權人的債權將得到妥善安排,避免債務風險傳導、蔓延,有效防范金融風險,并且債權人還可以通過抵債獲得的股票、信托份額持續享有重整后海航集團發展的紅利。

對于投資人關注的海航集團理財產品兌付問題,有業內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進入破產重整程序后,海航集團理財產品的兌付,在法治化的框架下進行,將更有保障。

早在2014年,海航集團發起設立了聚寶匯、前海航交所等互聯網金融平臺。隨著2017年海航集團開始出現大規模流動性危機,公司現金流緊張,更是波及其線上理財平臺。

第一財經記者從上述權威渠道獲悉,進入破產重整程序后,海航集團將專門設立投資人的債權申報渠道,以保障投資人能夠及時準確地申報債權。

與此同時,在此前制定整體解決方案時,聯合工作組已經將理財產品界定為涉眾敏感類債券,并設定了專門的解決方案,以保護投資人權益,確保整體方案的順利實施。

針對員工理財的兌付問題,公告稱,為保障航空安全,穩定員工隊伍,緩解海航集團有限公司員 工理財產品兌付壓力,海航控股以支付現金、機票兌換等方式代為兌付員工理財約8.2億元。

對于海航集團內部存在大股東違規占用公司資金的現象,有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在上市公司治理中,這種現象時有發生。

國務院在2020年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中明確指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相關方不得以任何方式侵占上市公司利益。堅持依法監管、分類處置,對已形成的資金占用、違規擔保問題,要限期予以清償或化解;對限期未整改或新發生的資金占用、違規擔保問題,要嚴厲查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上市公司實施破產重整的,應當提出解決資金占用、違規擔保問題的切實可行方案。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2019年、2020年,相關部門先后對海航相關上市公司資金占用及違規擔保行為進行了查處,依法對上市公司及責任高管采取了監管措施。

“未來,在多方的支持下,相信海航集團大股東的資金占用問題會得到有效解決。”有接近海航集團的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海航控股稱,在發現公司存在股東及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未披露擔保、需關注的資產等問題后,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管理層高度重視,并積極與股東及關聯方溝通,督促其盡快解決上述問題。對于公司自查發現的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和未披露擔保等問題,公司及相關方提出了解決方案,尚需各方確認。

第一財經記者還了解到,破產重整后,員工與海航集團的勞動合同繼續有效,員工工資及法定福利繼續按時發放及繳納。

重整后航空繼續比肩國東南,自貿港建設不可或缺的一課

作為曾經的中國第四大航空公司,海航集團涉足航空客貨運,危機維修、機場、飛機租賃、通用航空等航空上下游多個領域,具有較好的產業鏈優勢和品牌影響力。通過破產重整,海航集團可以更好地聚焦航空主業。

第一財經記者從上述權威渠道了解到,重整實施完畢后會,海航集團的負債將大幅削減、運營負擔顯著減輕、經營管理制度進一步優化;隨著增量資源的注入、航空運輸市場逐漸回暖、市場經濟逐漸向好,海航集團將恢復持續經營能力和盈利能力,將繼續維持以海航控股為核心的全國第四大航空公司,比肩國、東、南。

目前,海航集團旗下航司在海南投放過夜運力達83架,運營航線302條,通航城市近120個,市場份額約40%左右。通過破產重整,有助于海航集團進一步聚焦產業資源,加快打造海南本土超級承運人,提升航空服務能力,幫助海南打造“四小時、八小時飛行經濟圈”。

海航集團聚焦航空主業有利于推動航空產業鏈項目落地,打造海南經濟增長新引擎。2020年以來,海航集團加快建設美蘭空港一站式飛機維修基地,力促GE大飛發動機維修項目落地海南,并積極與波音洽談引進737客改貨生產線;動員旗下渤海租賃公司將引進的的經營性租賃飛機由境外直租結構變為經過海南引進,為海南貢獻約1.4億美元進出口貿易額;在海南成立了首家公務機運營公司,建立首家海南公務機維修基地。

通過破產重整,上述優質航空產業鏈項目將徹底擺脫海航集團流動性風險掣肘,更好獲取市場各類資源,加快在海南進一步落地,實現由點到面,推動航空產業成為海南自貿港的支柱性產業,助力海南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對于各方最為關注的引入戰略投資者,有權威知情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將通過破產重整引進多元化的戰略投資者,為集團帶來新的發展資源和產業運作經驗。新戰投能有效幫助海航集團剝離非主業資產,實現輕裝上陣。同時,更有可能產生立竿見影的協同效應,有助于海航集團改善企業經營困境,重塑公司形象,提高資本市場的認同度。

引進新戰投還可以優化股權結構,建立多元化的經營決策機制,進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管理能力。

上述權威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海航集團通過破產重整有效緩解債務危機,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徹底解決境內外風險,對正在建設中的海南自貿港意義非同尋常。

“在目前情況下,海航集團選擇破產重整,以法治化、市場化的手段逐步清償企業債務,在市場、政策時機最恰當的時刻,從根源上可控釋放海航集團債務壓力,將金融風險在有效監管的范圍內有序化解,能更好落實保護市場主體,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上述權威人士稱。

具體而言,通過“破產不停產”的債務處理方式,能夠兼顧好地方政府、債權人機構、基層員工、常旅客會員等眾多利益群體,保證“企業不停產、員工不失業、資產不縮水、服務不變質”,也為海南自貿港發展留住了人才,能更好實現發展和安全的兼顧統一。

最為重要的是,通過破產重整實現海航集團重生,將進一步完善海南自貿港企業破產制度,推動《海南自貿港法》落地落實。一方面,對海航集團如此體量龐大、負債高企、風險復雜的企業按照法治化、市場化的原則實施破產重整,這在海南乃至全國尚屬首例,將作為海南自貿港法治化建設及制度創新的典型案例。

自貿港司法體系通過破產重整在線作業,將在實踐中完善海南企業破產制度,推動司法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更將為《海南自貿港法》的后續出臺和落地實施提供寶貴經驗,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提供法律依據和保障。

另一方面,大型企業在海南自貿港通過破產重整實現重生,將打造國內一流水平的營商環境“海南樣板”,有助于推動建設符合自貿港建設要求的高層次市場體系、法治體系。

有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推動企業依法破產重整,將在優化營商環境、促進高質量發展、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等方面為海南自貿港保駕護航,是自貿港建設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課。




編輯:fujian

[山東財經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請注明出處和作者,違者必究!。凡本網注明來源非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更好地服務讀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新聞推薦
 
·> 經導財評丨規范收費行為讓平臺經濟行穩致遠
·> 一周山東金融人事|17份行政許可公布,涉及工商銀行威海分行行長等
·> 低至0.01%!理財公司再掀“降費”潮
·> 一季度凈虧6.6億,小鵬汽車“押寶”AI智駕輔助
·> 出口額激增16.1%和15.2%!紡織魯企“出海”創新突圍
·> 山東金融管理部門聯合部署 推動一攬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 2025年山東能源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推薦目錄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新規落地!市場反應如何?
Copyright @ 山東財經網   地址:濟南市濼源大街2號 大眾傳媒大廈F24

郵編:250014    電子郵箱:sdenews@126.com

備案號:魯ICP備09023866-44號 魯新網備案號:201000112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31-85196503 郵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