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檢測降價,這筆賬算得對
近來,已有北京、天津、四川、福建等13個省份公立機構下調核酸檢測費用,有9個省份單樣本公立機構核酸檢測最高限價下調至80元/次。
《浙江日報》評論說,在提倡就地過年的前提下,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成了很多地區跨省返鄉的“通行證”。隨著企業的紛紛入局和各類幫扶政策的落實,目前,國內核酸試劑的產能充裕,為降價提供了基礎。下調核酸檢測價格,既大大減輕了群眾的防疫負擔,又能提高防疫效率,這筆賬算對了。防疫不單純是一次醫學行動,中央從來都把防疫和民生影響綜合起來嚴謹考量。這也應成為各地各部門的執行遵循和現實導向。
對劣跡藝人就該一把尺子“涼”到底
日前,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出臺新的行業戒律,首次明晰演藝人員從業規范,首次明確聯合抵制和復出規定……若干個“首次”,引得連連叫好。
北京日報客戶端評論指出,遏制失德失范藝人雖是共識,可部分劣跡斑斑者總能換個“馬甲”就又“風生水起”了,有的甚至還成了指點他人的“偶像”“導師”。究其根源,一是何為劣跡藝人不明確,給了一些人“洗白”的空間;二是“封殺”沒有統一的標尺和要求。此番新規立規明矩、劃出底線,對劣跡藝人“一把尺子‘涼’到底”,有望徹底剎住歪風邪氣,還行業、還社會一片清朗。
讓消費者放心大膽地給出真實評價
近日,上海張女士在某外賣平臺給送餐員差評后,竟遭其瘋狂砸門、入室辱罵、勒索賠償。
《北京晚報》評論指出,要讓網絡評價機制繼續發揮作用,必須消除顧客給差評的后顧之憂,否則就會形同虛設,消費者維權少了一個表達渠道,外賣服務也少了一個監督的窗口。讓消費者大膽做出真實評價,平臺方應該擔起主責,盡快改進用戶點評機制中對員工過分苛責的部分,減輕外賣小哥身上的沉重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