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底,全國范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近日,記者走訪一些地方的餐飲企業,實地了解這一要求的執行情況。(3月29日人民日報)
通過在海口和上海的調查和實際使用體驗,記者發現,紙質吸管有足夠的厚度,不會輕易彎折,飲用冷飲或常溫飲料沒問題。但有不少消費者反映,喝熱飲的時候,紙質吸管體驗不佳,因為紙質吸管在熱飲中容易軟化彎曲,口感也較差。還有消費者表示,紙質吸管“有股紙漿味,飲品中的小料有時也吸不上來”。
對此,有的商家在使用一段時間的紙吸管后,出于消費者滿意度的考慮,又恢復使用塑料吸管,或是同時提供塑料、紙質兩種吸管。紙吸管價格相對低廉,但成本也是塑料吸管的3倍左右。一些使用體驗更好的可降解吸管價格則更高,大量使用會明顯抬升運營成本。商家都希望在環保、消費者體驗和成本之間找到平衡點,也希望能有既環保又實惠的選擇。
這充分說明,塑料吸管的替代品在推廣過程中遇到了阻力,但也不能因為消費者吐槽體驗不佳以及商家抱怨成本高,就想重返塑料吸管時代,而是要想盡一切辦法,研發出體驗感頗佳且生產和回收成本更低的替代品。當然,也可以換一個角度思考,因為諸多市場實踐證明,取締不可降解的塑料吸管并非只有環保吸管這一在種選擇。
例如,去年6月30日麥當勞中國宣布,即日起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近千家餐廳將率先停用塑料吸管,并在杯蓋的設計上增加了一個飲用嘴,只要打開上面的小蓋,不用吸管就可以直接飲用。可見,辦法總比困難多,不需要吸管直接引用這種方式值得借鑒和推廣。即便想用紙質吸管替代塑料吸管,也要兼顧環保與消費體驗。
總之,讓吸管更環保需要“兩條腿走路”,即以環保型消費推動商家綠色供給,同時加快研發出更適合于環保以及消費體驗的塑料吸管替代品,以保障供給。為治理白色污染提速,服從環保大局,無論遇到何種阻力,都要堅定不移地將吸管“禁塑令”貫徹到底,降低對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依賴,必須堅定不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