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晚間,@蒙城發布發文稱,4 月 8 日," 新華視點 " 播發《麥田 " 長 " 出豪華墓,農村公益性墓地建設需有序推進》后,蒙城縣高度重視,立即召開專題會議,對報道中反映的問題,部署全面排查,對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依法依規、積極穩妥進行處理。下一步,蒙城縣將堅持疏堵結合、標本兼治,加快推進農村公益性墓地規劃建設,逐步滿足人民群眾殯葬服務需求。同時,進一步加大殯葬移風易俗宣傳,引導群眾轉變觀念、革除陋俗,樹立厚養薄葬、文明節儉、生態環保的殯葬新風尚。

當天早些時候,新華社發文稱,綠油油的麥田一望無垠,麥田里的住宅式墓地特別扎眼:紅色琉璃瓦護頂,水泥柱貼著瓷磚,厚厚的水泥底座,圍護著明晃晃的金屬護欄——這是 " 新華視點 " 記者近日在安徽亳州部分農村地區走訪看到的情景。
有些硬化墓占地約 5 平方米,一塊地少則好幾個多則幾十個墳頭
記者在亳州部分農村走訪看到,有的一塊麥田內有兩三個住宅式墓地,風格各異。有的是復古風格,4 個石獅雄踞兩列,四周大理石圍欄環繞,圍欄上雕有荷花、祥云等圖案,墓身上方八個龍頭呈對稱分布,分為四層,頂部雙龍戲珠,十分奪目。

還有的是現代風格,明晃晃的不銹鋼做墓地護欄,四周纏繞黃色、白色等各色絹花,紅色的琉璃瓦護頂,厚厚的四方體水泥底座,透明玻璃箱內盛放蘋果等貢品,兩個花盆左右對稱陳列。

除這些風格特征突出、立于麥田內的住宅式墓地,還有更常見的配有超標墓碑的普通硬化墓。行駛在亳州小路或是寧洛高速公路上,可以看到路兩旁農田內的大理石墓碑硬化墓。這些墓碑高度普遍在 1.5 米以上,有的墳墓周邊環繞著紅磚砌成的矮墻。記者目測估計,有些硬化墓占地約有 5 平方米。
" 住宅式大墓的成本從一兩萬元到四五萬元不等,有的甚至超過 10 萬元。" 皖北地區一些村民告訴記者,根據當地農村風俗,誰家老人去世后的墓修得好,就顯得誰家孩子更孝順,在村里的口碑會更好,F在農民經濟條件好了,家里老人去世后,為表達對老人的孝順,有些農戶選擇修建住宅式墓地、硬化大墓。
" 一塊地少則好幾個,多則幾十個墳頭。" 一名村干部告訴記者,雖然當地已經清理了硬化墓,但是到地里隨便走走,到處都能看到墳頭,這些土墳同樣影響農業生產,不論是搞大棚種植經濟作物,還是大型農機作業都受影響。

記者查閱相關規定,不少墳墓占地面積、墓碑高度均明顯超標。2016 年,安徽省九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實施意見》規定,安葬骨灰的單人墓占地面積不得超過 0.5 平方米,雙人合葬墓、家庭成員合葬墓等葬式的占地面積不得超過 0.8 平方米;采用立式碑的,墓碑高不得超過 0.6 米。
管 " 燒 " 不管 " 埋 ":很多村想建公墓建不了
2019 年,民政部聯合 11 個部門開展違法違規私建住宅式墓地等突出問題專項摸排和整治。蒙城縣民政局副局長母兆宇告訴記者,當地曾根據要求開展過整治,拆除了 80 多個硬化大墓。
地方民政干部反映,專項整治治標難治本,關鍵在于農村公益性墓地缺乏問題未能妥善解決。蒙城縣殯葬管理所所長代波等人反映,當地多數農村沒有公益性墓地,農民喪葬只能埋在基本農田里。隨著農村生活條件改善,很多田地里的土墳逐漸加碼為硬化墓、硬化大墓、住宅式墓地,占用了耕地資源。

基層干部反映,縣一級政府對鄉鎮多考核火化率,確保農村去世人口全部火化,但火化后缺少公益性墓地下葬的問題,多年來遲遲未得到系統解決。
" 很多村都想建公墓,但都不敢建。" 代波說,近年來找他申請建公益性墓地的村干部有很多,但因為缺乏用地指標,都不了了之。
蒙城縣王集鄉龐溝村村干部葛賢才說,只有先建好公墓,村里的新增去世人口才能不再葬在基本農田里,而且還可以說服村民將舊墳遷移到公墓。村里早在 2019 年就提交了建設公墓的申請,但至今仍然沒有進展。
蒙城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墓建設屬于限制類項目,不能占用耕地,基本沒有土地指標可供使用。皖北是平原地區,出了家門口就是農田,普遍缺乏林地、山地,尤其是近年來當地開展復墾、空心村整治等工作,不少河灘荒地、村內廢棄宅基地也轉為可耕地,可用于建設公墓的土地少之又少。同時,要把可耕地改變為建設用地性質的審批要求很高,耕地很難通過審批改為用于公墓的建設用地。
堵不如疏:杜絕增量,嚴控存量
2021 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到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時,提出推進農村公益性殯葬設施建設。基層干部反映,殯葬改革出發點是移風易俗、節約土地,但如果地方有關部門管 " 燒 " 不管 " 葬 ",村里沒有配套建設公墓,農民還會自行在農田里建墳墓。
針對公墓、田間墓之間的用地差別,地方民政部門算了一筆賬:在公益性墓地,一座夫婦合葬墓穴占地不超過 0.8 平方米,一畝地可建 200 座合葬墓穴,能埋 400 個骨灰盒。如果是農戶自行在田間修的土墳,一座夫婦合葬墓穴占地面積一般在 5 平方米至 8 平方米。后者占用的耕地資源是前者的 6 倍以上。如果是硬化大墓、住宅式墓地,占用的耕地面積更大。
基層干部認為,堵不如疏,相關部門要考慮到平原地區耕地占比高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給公墓建設科學合理分配用地指標,對農村公益性殯葬設施建設進行系統性安排。
基層干部建議,針對住宅式墓地問題,要有序推進農村公益性墓地審批建設,一方面引導農村新增去世人口喪葬進公墓,杜絕增量;另一方面在尊重逝者親屬意見的情況下,穩妥有序將田間舊墳逐步遷移到公墓,嚴控存量,從根源上解決住宅式墓地占用耕地的問題。此外,要進一步在群眾中提倡厚養薄葬,防止私建豪華墓之風蔓延。
當天晚間,@蒙城發布 發文稱,4 月 8 日," 新華視點 " 播發《麥田 " 長 " 出豪華墓,農村公益性墓地建設需有序推進》后,蒙城縣高度重視,立即召開專題會議,對報道中反映的問題,部署全面排查,對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依法依規、積極穩妥進行處理。下一步,蒙城縣將堅持疏堵結合、標本兼治,加快推進農村公益性墓地規劃建設,逐步滿足人民群眾殯葬服務需求。同時,進一步加大殯葬移風易俗宣傳,引導群眾轉變觀念、革除陋俗,樹立厚養薄葬、文明節儉、生態環保的殯葬新風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