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国产_亚洲精品成人网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啪啪_久久亚洲欧美

經濟導報    原創    山東    公司    金融    山東國資    智庫    鷹眼IPO    熱點    好品山東    證券    消費    樓市
山東財經網 - 看天下 - 四個維度透視“院士生態圈” 中國“院士”該祛魅了
四個維度透視“院士生態圈” 中國“院士”該祛魅了
加入時間:2021-4-24 12:31:16  來源:成都商報

     4月23日,紅星資本局從中國工程院官網上獲悉,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公布。在557位有效候選人中,曾引發輿論廣泛關注的茅臺總工王莉并不在列。

  今年2月9日,貴州省科學技術協會發布“關于202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貴州省候選人擬推薦對象的公示”,茅臺總工王莉是4名公示對象之一。根據當時公示信息顯示,王莉,女,漢族,1972年10月出生,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首席質量官,研究員,研究方向發酵與輕工生物技術。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李偉銘 李晨

  1

  熱議焦點

  酒企工程師有沒有資格參選?

  院士既需“學高為師” 也需“身正為范”

  今年2月,釀酒行業需不需要院士成為爭議焦點。

  對此,貴州科協當時回應稱,王莉是由貴州輕工業協會推薦,經貴州科協評審專家委員會評審后同意推薦,“她完全有這個條件,主要是因為‘茅臺’是熱點,因此該事件成為熱點”。中國科協則表示,關于入圍人具體情況都還不清楚,調查后將通過地方科協發布具體情況。

  2月18日,中國工程院有關部門曾回應稱,根據院士增選工作相關規定,中國科協提名是院士候選人產生渠道之一,具體程序是經地方科協推薦、中國科協組織遴選、報經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審議通過后方可成為有效候選人。王莉尚處于地方科協推薦公示階段,還不是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

  釀酒工藝的技術含量究竟有多高?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一位專家表示,釀酒是食品工業的重要門類,體現著工藝的沉淀與創新,毫無疑問具有技術與產業價值。同時他也認為,釀酒是我國較為成熟的傳統工藝,其在生物技術與食品科學領域取得重大工程科技突破的可能性不大。

  “國酒”茅臺在釀酒方面有沒有取得重大工程科技成果?由于沒有得到有關機構的正面回應,這個問題引發了專業人士對“白酒院士”的質疑。更廣泛的爭議在于,酒企工程師有沒有資格參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這需要考量社會各界對于院士的一貫認知,涉及院士評選標準與制度的合理性、導向性問題。

  除了“學高為師”,人們對院士級別的科學家,賦予了更豐富的內涵、更高的期待,比如錢學森、鄧稼先、茅以升、童第周等院士“身正為范”,展現出家國情懷、精神意志與道德情操,為國家富強、社會進步、激勵年輕人等做出了突出貢獻。

  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石英認為,單從科技角度考量,我國兩院院士不僅要在專業技術、行業培育、地方發展領域頗有建樹,更要體現于關乎國家戰略、國計民生等基礎學科、前沿領域。

  白酒市場雖然龐大,但在多數人心目中,喝酒和抽煙一樣,并非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這樣的認知下,且不論學術高度,單是白酒產業屬性、“天價酒”狀況頻出,就與人們印象中的院士氣質格格不入。

  站在我國科研體系的金字塔尖,院士是科研資源分配、科技人才風格形成的風向標。當前,國家諸多卡脖子技術處于攻堅關鍵期,院士遴選理應體現學術導向,選拔頂尖人物攻關重大科技問題,而非產業導向、市場導向,把名額交由“納稅大戶”。

  2

  爭議背后

  院士評選競爭為何異常激烈?

  “一個單位如果有院士,就等于有個聚寶盆”

  “煙草院士”引起爭議10年后,“白酒院士”與“黃金院士”再次引發關注。作為我國科技領域的最高學術稱號、終身榮譽,院士頭銜經歷數十年沉淀,備受社會尊重與期待。在公眾認知里,科研工作者邁入院士殿堂,既要“學高為師”,也需“身正為范”,要經受住多方面的考量與約束。

  輿論爭議的背后隱含兩方面問題:一是獲評院士會給個人、單位甚至地區帶來巨大利益,需警惕院士制度逐漸演化成集多方、多種利益于一體的“龐然大物”。二是提名人選來自多個渠道,實操層面標準難統一。

  喜歡拋頭露面,為企業站臺,活躍于各類會議論壇,在非自身專業領域發表言論、誤導公眾……院士“走穴”現象曾經引起輿論嘩然。對此,有關部門出臺政策,限制院士獲取非正當的經營利益。

  記者調研發現,隨著科技進步、產業變革進一步加速,作為科技領軍者的院士不斷靠近產業前沿,其頭銜與名利掛鉤的脈絡也不斷延伸拓展,“含金量”十足。

  國內城市掀起的“搶人大戰”中,院士作為頂尖人才、引才政績的標志,往往能得到上千萬元的項目啟動資金,其個人還能以“一人一議”的方式解決住房問題,價值等同于數百萬元,并享受頂尖檔次的醫療保健待遇。

  東部某縣集聚的院士工作站將近20個,號稱引進的兩院院士超過30名。當地建設的院士專家科研創新主平臺,面積超過3000平方米,集納學術研討、項目引進、成果轉化、決策咨詢等功能。值得注意的是,該平臺還以某度假區為核心,具有“休假療養總基地”功能。

  科創板一家企業創始人對多國院士體系有過比較。他認為,國內院士評選的問題是利益與評選制度不對稱,院士頭銜意味著直接、豐厚的物質利益:一是院士身份與行政級別直接掛鉤,并配有相應的高標準生活保障;二是在科研資源、學術話語權方面,院士也承載諸多利益。

  “一個單位如果有院士,就等于有個聚寶盆。”貴州省一名從事信息技術研究的學者說。在申報項目和課題時,如果抬出院士頭銜,就能起到決定性作用。所以在院士評選中,很多單位非常積極,甚至想方設法找關系。

  與豐厚的名利掛鉤,促使院士評選競爭異常激烈,關注度高,爭議不斷。東北某研究機構從事科研管理工作的受訪者認為,對院士評選結果的爭議不僅是在今年,此前有多次事件在學界關注度較高,比如,國內科學家評不上院士,但其科技影響力得到國際學術界認可,評上外國院士,再“出口轉內銷”。

  3

  深度觀察

  “院士生態圈”有何問題需要解決?

  “唯院士”現象令人擔憂,頭銜捆綁利益滋生“學閥”現象

  浙江一家集成電路企業創始人2018年回國創業,在項目申請優惠政策過程中,地方政府按照慣例,邀請了多位院士進行現場答辯把關。讓他難以接受的是,有的院士年近九旬,已經長期不在科技和產業一線,只憑頭銜硬,就被視為產業布局權威,決定政策資源走向。還有院士與項目專業并不對口,甚至說出“外行話”。

  接受記者采訪時,多位學者除了表達對“唯院士”現象的擔憂,還提及“學閥”現象。容易拿到重大課題,組織龐大團隊,滋生“近親繁殖”,甚至誘發學術界的半商業行為……院士頭銜捆綁了過多的利與權,容易滋生利益驅動、結構僵化的“學閥”現象。

  “局外人看是專家評選,實際上背后大家都清楚誰和誰是什么關系,肯定能上。”山東省一位學者坦言,院士評選需要排除“學閥”作祟,消解“花錢跑院士”“背靠大樹好乘涼”等亂象。

  一名院士能影響一批學者,甚至整個學科的學術風氣與活力。對院士需要有德才兼備的規范與考量,既要領軍科技攻堅,也需帶頭營造蓬勃清朗的學術空間。與利權過度掛鉤,導致有些院士行為走偏,與當初搞“兩彈一星”的科學家是完全不同的風格。

  院士在享受便利、資源的同時,缺乏相應的規范和約束。一旦評上院士,就能躋身學術和道義制高點,即便出現學術、行為不端,懲戒也相對輕、相對隱蔽,宜著力從制度上填補盲區。

  4

  治本之策

  如何讓院士制度回歸科研本身?

  以榮譽為向導,抓牢“四個面向”完善配套機制

  院士制度改革引發廣泛關注的背后,隱含著公眾對院士的美好期待。北京、廣東、山東、貴州、陜西、海南等多地受訪兩院院士、科學家及高校專家認為,牢牢把握中央對廣大科技工作者提出的“四個面向”要求,以榮譽制為導向,讓院士制度回歸科研本身,是治本之策。

  回歸榮譽,是當前完善我國院士評選制度的緊迫改革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院士制度改革持續穩步推進,但這些精心設計如何實現全環節、多層面落實才是難中之難、重中之重。

  從現行院士評選辦法看,候選人在科技領域成就和貢獻是首要評價標準。如何界定,兩院文件均有明確規定。在現有制度基礎上,院士評選應進一步把握以下幾點原則:

  構建關鍵:四個面向。應牢牢把握中央對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提出的“四個面向”要求,即肩負起歷史責任,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秉持這一原則,無論是兩院院士還是各級團體推薦人選,都不會偏離院士制度設置初衷。

  寧缺毋濫,不搞平衡。院士評選應著力避免學術平衡、地區平衡因素。既要避免人才斷層,也要秉持寧缺毋濫原則。

  德才兼備,淡泊名利。“一些發達國家院士,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很多在一線從事科研教學任務。擔任大學教授的院士還在給本科生上課,期末本科生還會給他們打分。在職教授外出講學,待遇受到嚴格限制,需要向學校上報,避免名譽尋租。”科創板一家企業創始人說。

  科學布局,國際視野。以更廣闊的國際視野主動出擊,吸引更多國內外優秀中青年科學家加入,對于構建多元融合的院士梯隊及科技人才培育體系意義重大。

  受訪兩院院士、科研人員等認為,在實際操作層面,院士選拔可在選拔、票選、學風、監督、退出等機制方面進一步完善。

  高峰導向,一線傾斜。“院士應該是科學工作者中身體力行的楷模,是科學技術一線的工作者。”某科技企業創始人坦言,當選院士在業內應是公認的“高峰”人物。“在一些國家不難看到,有的高齡諾貝爾獎獲得者還在實驗室工作,率先垂范,令人欽佩。”

  完善票選,選拔透明。近年來,兩院院士評選在候選人提名方式、增選工作機制、候選人公示和投訴的分類調查機制等細節設計均在不斷完善。今年,院士評選在票選機制上還有積極改革舉措。

  遵循規律,樹立學風。院士應有國士精神。學術方面要樹立良好學風,提倡國家意識、科學精神、終身學習,真正踐行人民對院士“國家的財富、人民的驕傲、民族的光榮”的內心期待。

  多元監督,完善退出。院士評選應經得起歷史檢驗,接受來自政府和社會的廣泛監督,及時糾偏。除觸犯法律法規或道德底線的院士退出機制外,院士也應該和他人平等遵循退休制度。

  據新華社、人民日報

  | 相關鏈接 |

  “黃金院士”

  2月5日,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在官網發布《山東省科協擬推選202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人選公示》,山東黃金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玉民位列11名候選人之一。

  根據《公示》,陳玉民1961年5月生,安徽六安人,現任山東黃金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兼任山東省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其成功帶領山東黃金集團成為全國最大的黃金生產企業,躋身全球黃金公司第10位,一度躍居有色金屬行業上市市值最大企業,獲評“中國工業大獎”。

  2月19日下午,山東科協針對網上爭議回應媒體稱,山東科協是按中國科協的標準和要求推薦的,至于相關標準和要求可以在中國科協網站查閱,針對候選人名單引發爭議,沒有說法可以提供。事件曝光后引發廣泛爭議,有網友將陳玉民與此次一同參選的、由貴州科協推薦的貴州茅臺酒廠總工程師王莉并列,戲稱二者為分別為“白酒院士”與“黃金院士”。

  “煙草院士”

  出現“黃金院士”“白酒院士”這樣的爭議已不是第一次。上一個在輿論中掀起軒然大波的是“煙草院士”謝建平。

  2011年,時任中國煙草總公司鄭州煙草研究院副院長的謝建平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引發激烈爭議。

  謝劍平是研究“降焦減害”的煙草化學專家,經4年3次提名后當選。據中國煙草總公司鄭州煙草研究院官網顯示,謝建平當選時任鄭州煙草研究院副院長、黨組成員,1992年被評為“煙草系統有突出貢獻專家”。2000年被國家煙草專賣局授予“全國煙草行業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當時質疑聲主要有三:一是質疑技術含量,二是吸煙有害健康,三是煙草公司是利稅大戶、存在“商業入侵科學”之嫌。此事最終結果如何呢?煙草院士雖然爭議甚大,但已當選的院士并未撤銷,不過中國工程院表示,今后不再受理煙草科技領域候選人提名和推薦。 




編輯:fujian

[山東財經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請注明出處和作者,違者必究!。凡本網注明來源非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更好地服務讀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新聞推薦
 
·> 經導財評丨規范收費行為讓平臺經濟行穩致遠
·> 一周山東金融人事|17份行政許可公布,涉及工商銀行威海分行行長等
·> 低至0.01%!理財公司再掀“降費”潮
·> 一季度凈虧6.6億,小鵬汽車“押寶”AI智駕輔助
·> 出口額激增16.1%和15.2%!紡織魯企“出海”創新突圍
·> 山東金融管理部門聯合部署 推動一攬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 2025年山東能源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推薦目錄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新規落地!市場反應如何?
Copyright @ 山東財經網   地址:濟南市濼源大街2號 大眾傳媒大廈F24

郵編:250014    電子郵箱:sdenews@126.com

備案號:魯ICP備09023866-44號 魯新網備案號:201000112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31-85196503 郵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