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伴隨著人們對美貌的追求,理應“天然去雕飾”的娃娃們也越來越關注化妝品,尤其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家長將顏值焦慮轉移到下一代身上——美妝產品日益凸顯出低齡化趨勢,市面上有大量以卡通、童話為IP設計的兒童彩妝盒、化妝手提箱熱銷。(5月6日《南方周末報》)
據跨境電商考拉海購發布的數據,2020年國內兒童彩妝消費同比2019年增長了300%,85后的媽媽最愛給孩子買兒童彩妝。河北、山東、四川三個地區的銷量已經超越北上廣,成了兒童彩妝的前沿消費地區。
時代在發展,人們的消費觀念日新月異自然不足為奇。尤其現如今在社會上普遍流行“顏值至上”的大環境下,年輕家長們未雨綢繆,打小就想著給自家孩子打造出光鮮亮麗的外表,這樣的樸素期待確實也可理解。然而,依據記者的調查,當下國內兒童彩妝市場安全隱患重重,年輕家長們泛濫的顏值焦慮,初衷雖好,實則卻極有可能是在用娃娃們的“健康”進行博弈,當引起警惕。
一方面,目前市面上很多所謂的“兒童彩妝”并未進行化妝品備案,基本無資質。原本,由于兒童皮膚對外界刺激的易感性更強,兒童化妝品的要求比一般化妝品更嚴格。但由于諸多“兒童彩妝”聲稱是裝扮玩具,以“低門檻”的“兒童玩具”資質過審,卻在實際生活中發揮著“高門檻”的“兒童彩妝”作用,這也就造成了相關產品對兒童皮膚健康的極大威脅。比如,有記者就發現,許多兒童化妝品的原料成分和使用配方與成人化妝品幾乎毫無差別。以幼子的“薄皮膚”去對抗成人化妝品的“強刺激”,最終造成的傷害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所謂的“兒童化妝品”使用的化學成分究竟是否足夠安全,依然是個未知數。南方周末的記者此前在查閱的幾十款兒童彩妝套盒的成分表中,無一例外都發現了滑石粉的身影。而在滑石粉原料中,經常相伴而生的石棉雜質,則是世衛組織公布的1類致癌物,可能導致肺癌、喉癌和卵巢癌等多種疾病。而且,目前這還僅僅只是被抽檢的幾十款中發現的問題,那未被記者查閱的呢?是否也存在類似或者更為嚴重的化學成分問題?其中潛藏的種種隱患叫人細思極恐。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目前國內兒童彩妝安全隱患重重,但在對相關產品的管理上,有關部門顯然還有進一步待完善、待加強的地方。
一來,如前所述,不少兒童彩妝以“玩具”之名躲避監管,致使大量不合格的“漏網之魚”在市場泛濫成災,對此,有關部門當費費心、下下力,通過管理手段的強化和規則條例的補充,健全監管網路,從而徹底打消部分企業“耍小聰明”的可能。
二來,在兒童化妝品的生產方面,我國的法規體系仍比較空白。此前,首個針對兒童化妝品的國家級規范《兒童化妝品申報與審評指南》雖有提到,“兒童化妝品應最大限度地減少配方原料的種類,盡量少用或不用香精、著色劑、防腐劑及表面活性劑等”。但是,“盡量少用”一詞,表述極為模糊,缺乏強制的限量要求,在實際執行中便極有可能被廠家進一步打折扣。
消費者缺乏慎重的判斷選擇心理,市場欠缺足夠全面的監管體系,自然就給了部分不良商家可乘之機。然而,作為“兒童彩妝熱”的推崇者,作為兒童身邊最為密切的“把關人”,年輕家長們也應當清醒地認識到,再全面的市場監管也不等于“十足的保障”。考慮到化妝品內含化學成分的復雜性,兒童身體機能的柔弱性,如若盲目地放任孩子們長期使用彩妝,不是沒有“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可能。誠如部分網友所言,小孩子本來皮膚就特別好,國內絕大多數中小學也不提倡孩子化妝,家長們何必為了區區的“錦上添花”而拿孩子們的健康“冒風險”呢?
彩妝很美,化妝也很美,然而對于兒童來說,這樣的美麗之下潛藏的是重重的威脅隱患。監管不該缺位,家長們更不該被“顏值至上”的風氣迷了“心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