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駕考對70歲以上老人敞開大門。大半年過去了,媒體回訪發現,有老人所有科目一次性通過,有人經過波折最終拿到駕照,有人掛科五次仍不言放棄。
放開年齡限制,讓身體條件允許又有駕車意愿的老人考駕照,是很人性化的做法。有的老人拿到駕照后,就約著三五好友自駕游,讓老年生活又多了一份樂趣;有的老人接送孫輩上學放學的電瓶車升級為轎車,安全系數增加了。
從媒體報道不難發現,之前人們擔心的各種安全問題并未出現。一方面是在考試中有針對性地對70歲以上老人增加了記憶力、判斷力、反應力等能力測試。這也意味著,雖然老年人的手眼協調能力相對較差,但只有符合安全駕駛要求的老人才可能拿到駕駛證。另一方面,從全國各地的情況來看,70歲以上老人考駕照的絕對人數并不多。老人們也會量力而行。
在老齡化日益嚴重的今天,公共政策和公共設施如何更加適老化,讓老人們能夠老有所為、老有所樂是值得引起思考的問題。不可否認,古稀老人的反應和靈敏度上的確不如年輕人,但放開年齡限制的同時保障安全有很多辦法。比如,增加安全性的測試能力,也可以給高齡司機駕駛的車輛張貼特別的標志,提醒其他司機注意,還可以為高齡學員打造適合他們的課程內容。
我國城鄉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已提高到77歲,身體健康狀況也有了很大改善。許多老人退休后仍然身體健康,精力充沛。對一些有年齡限制的項目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適度放開,不僅有助于滿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對于拉動消費也大有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