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作業幫”“猿輔導”被頂格處罰以后,新東方、學而思、精銳教育等15家校外培訓機構也受到頂格處罰。據人民日報客戶端報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6月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新東方等15家校外培訓機構存在虛假宣傳違法行為,13家校外培訓機構存在價格欺詐違法行為,課以頂格罰款,共計3650萬元。
“作業幫”“猿輔導”是在線教育的頭部企業,新東方和學而思是線下培訓機構的執牛耳者,可是它們卻同樣出現在處罰名單中。所發現的問題大同小異,“虛構、夸大、誘導”,如虛構教師資質、夸大培訓效果、夸大機構實力、編造用戶評價等。
監管部門公布的數據直觀地說明了問題的嚴重性。深圳市藍天教育培訓學校宣傳其121人教研團隊中“超過85%的老師來自985、211大學”,事實上來自985、211大學的僅有18人,占比不到15%。某市新東方“名師風采”欄103名教師中有76名教師的實際教齡與宣傳不符,虛假宣傳比例達到73.8%。
如此大比例的造假行為,該讓整個行業臉紅。行業里幾乎所有頭部企業都栽倒在同一個問題上,實屬罕見,說明這是個共性問題,是整個行業出了問題。
靠虛假宣傳上位,這其實是個沒有贏家的惡性循環,無中生有的游戲誰不會呢?自封的頭銜要多高大就可以有多高大,浮夸的辭藻要多漂亮有多漂亮,你能編難道我就不能,最終無非比的是誰的臉皮更厚。比完后呢,就是一地雞毛,受害的還是消費者。
教育是個良心行業,這個行業理應與弄虛作假絕緣,與責任心緊緊捆綁。大家希望看到的,校外培訓機構扮演好教育事業的補充角色。
校外培訓機構需要從低層次的競爭中解脫出來,回到自己該有的位置——滿足市民對教育的個性化需求。特別是頭部企業,有責任當好整個行業的表率,主動抵制急功近利的誘惑。
要小心市場的未來被不誠信行為所透支殆盡。大家都不講誠信的話,市場就會越做越小。人無信不立,校外培訓市場也是這樣,不誠信者終會被拋棄。
這次監管部門出手重罰,其實是給了校外培訓機構步入良性競爭的一個機會,因為單靠市場本身已很難扭轉習慣性行為。這次重罰釋放了加強校外培訓機構合規化管理的信號,也給超前超綱教學等可能存在的問題敲響了警鐘。
處罰是手段,整改規范是目的。教育機構事關每個學子家庭的切身利益,使其回歸正軌,百姓樂見其成。
|